管理筆記/科技思維的「降維打擊」

我的客戶羣裡,有不少這樣的故事。在科技大廠打拚,創造了令人稱羨的財富,然後在40多歲的黃金年華,選擇急流勇退,將股票變現,離開喧囂的都市,例如,一羣朋友在南投用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書寫着自己人生的第二個篇章,甚至催生了熱鬧的「南投百香果節」。

這羣朋友,來自某家知名的光電公司。他們在20多歲時一起創業,跟隨着一位極具遠見的領導者,將公司從無到有,一路推向上市。他們見證了公司從草創期的艱辛,到成爲業界巨頭的輝煌。

當然,伴隨而來的也有一些外界的挑戰。公司上市後,股票價值飆升,多數40多歲的科技人將股票換現金,選擇告別高壓的科技生活,搬到南投,開啓了全新的「慢活」人生;但於此同時,也有人由於不熟悉股權交易法規的關係,甚至在獲利了結時上了新聞。

爲什麼是南投?爲什麼是百香果?這背後有幾個很有趣的理由:

高生育率與教育改造的熱情: 這羣科技人普遍看重生育,家庭至少都有兩個小孩以上。他們在南投造鎮,並將對下一代的關愛延伸到當地,積極投入當地小學生的生活態度和教育水準的改善,爲自己與當地的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科技思維的「降維打擊」: 即使退休了,科技人的思維方式也沒變。他們將過去在科技業那套精準、系統化的思考模式,應用到農業上。他們引進了「自然農法」的概念,仔細觀察哪種草能防止害蟲,又會吸引另一種益蟲來吃掉害蟲,讓整個農場以生態平衡的方式運作。

改善農民生活的願景: 他們不只自己種,更透過專業知識與資源,協助南投的百香果農夫。在他們的輔導下,當地百香果農夫的收入在十年內提高了兩倍半。這份成就感,遠勝於過去在科技業的KPI。

在他們的推動下,「南投百香果節」已經發展成如同嘉年華般的盛會。活動期間長達一個禮拜,有許多熱鬧的家庭活動,甚至有精采的花車遊行,吸引各地遊客前來共襄盛舉。

前陣子,我到這些科技朋友的農場去露營,他們帶我去採百香果。我學到一個有趣的知識:樹上看起來已經成熟的百香果,直接摘下來其實很酸。真正的甜,是要等百香果自己搖晃掉落到地上,纔會「熟成」。

但這些科技人更聰明。在搖晃果樹之前,他們會在百香果樹底下鋪一張細密的網子,就像一個「糖牀」一樣。讓那些自然掉落的百香果,輕輕地掉在網子上,這樣收起來的百香果就會是甜的,而且避免了碰傷。

這個小小的細節,卻讓我聯想到我們的業務哲學:

「當業務,你有沒有『有計劃的栽種』?」

「當果子掉下來的時候,你『網子張好了』嗎?」

「還是當你搖樹的時候,果子在中間都被別人撿走了?」

這就是「有計劃的栽種」和「妥善準備」的精髓。這些科技朋友,即便退休了,依然在用他們的智慧,活出精采的人生,並用他們的影響力,回饋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他們的人生故事,成爲了我記錄和傳承的寶貴對象。

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無論身在何處,無論做什麼事,精準的規劃、對細節的講究,以及對人與環境的關懷,纔是真正能帶來甜美果實的關鍵。

(作者是臺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