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天下丨穩定幣“熱潮”中的“冷思考”
孫立鵬
閱讀提示
所謂穩定幣,是一種基於公有區塊鏈技術,同時保持價格穩定的數字加密代幣。近來,穩定幣獲得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官方“背書”,逐漸從“灰色區域”走向政府許可的“陽光地帶”。穩定幣的到來與快速發展,給全球金融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近來,穩定幣獲得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官方“背書”,逐漸從“灰色區域”走向政府許可的“陽光地帶”。而它的到來,也給全球金融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穩定幣取得快速發展
僅僅5年時間,以USDC和USDT爲代表的穩定幣快速發展,其總市值已達2600億美元,規模暴漲11倍。穩定幣發行商Circle於 6月5日在紐交所上市,股價短短三日內上漲4倍。
所謂穩定幣,是一種基於公有區塊鏈技術,同時保持價格穩定的數字加密代幣。它主要與特定資產(如美元、美國短期債券)按1:1比例掛鉤,發行人多爲具有良好信譽的私營機構,具有剛性兌付義務。
目前,99%的穩定幣錨定美元資產,不僅價值相對穩定、可減少類似其他加密幣的波動性,而且大幅縮短跨境支付鏈條,以便捷、實時和低成本的優勢被越來越廣泛應用於跨境支付、國際匯款等金融領域。
具有數字資產屬性的穩定幣,因有助提高金融效率而受市場青睞。據CoinDesk Data數據,穩定幣發行商在過去一年中創造了近100億美元的收入。其中,Tether以65.6億美元的收入位居榜首,Circle賺取了18.9億美元。金融利益驅動和數字金融時代的到來,使許多私營機構紛紛佈局穩定幣。以沃爾瑪爲代表的美國零售商、以貝萊德爲代表的金融機構都開始加強傳統業務與加密金融的融合發展,成爲穩定幣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
數字金融發展得到重視
穩定幣的快速發展,與來自政府的認可密不可分。近期,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紛紛出手爲穩定幣提供官方“背書”。美國參院以68:30投票結果通過《2025年美國穩定幣引導與創新法案》(簡稱“天才法案”),爲美元穩定幣設計清晰的發展與監管框架。韓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等也都相繼啓動了穩定幣發行、加密資產託管等方面的立法和監管工作。
從某種意義上講,促動穩定幣熱潮的最主要驅動因素,是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對數字金融發展的日益重視。
對美國而言,作爲擁有全球貨幣霸權的國家,其推動穩定幣發展具有強烈的維護美元霸權的戰略動機。美國推進“天才法案”要求穩定幣以美元和美國國債爲主要支撐,從而間接推動美國國債的市場需求,以利於鞏固美元霸權地位。美國財長貝森特等強調,發展美元穩定幣就是要增強美元資產吸引力。此外,美國設計嚴密的監管框架,實際是順勢而爲,將私人穩定幣爲美國官方所用,提升金融數據和信息的監控能力。
對其他經濟體來說,穩定幣作爲新一代數字金融基礎設施,未來可能成爲各國家和地區金融競爭的重要領域。多個國家或地區之所以加緊推進穩定幣,都是試圖搶抓數字金融發展的歷史機遇,爲在未來各方就統一的全球穩定幣監管規則和框架談判積攢更多實踐經驗和“叫價”砝碼。
穩定幣帶來機遇與挑戰
穩定幣的到來與快速發展,給全球金融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但在“熱潮”當中更需要“冷思考”。
當前,全球大多數穩定幣的儲備資產中,短期美債、美元現金類資產佔據主導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美元主導下的國際金融格局。但與此同時,穩定幣依託區塊鏈技術,發行權與清算權繞開了傳統的央行、金融機構和跨境結算系統,具備天然的全球流通性,相當於爲全球市場提供了全新的低成本接入美元流通循環的通道。國際支付與清算體系必然迎來多樣化發展的新階段。
從中長期看,伴隨各國加緊推進穩定幣發展,意在強化金融主權與安全,抓住數字貨幣發展機遇,一定會引入黃金、非美元主權貨幣及相關資產作爲儲備資產。貨幣錨的多元化發展,將重構全球資金流向,國際金融多極化格局將加速演進。
目前,全球數字貨幣發展呈現出路徑競爭態勢。央行數字貨幣(CBDC)由各國央行主導發行和管理,信用基礎爲國家主權,具有結算最終性和支付即結算的天然優勢。中國、歐洲、日本等在CBDC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而美國在特朗普明令禁止CBDC後,以退爲進、選擇穩定幣等加密貨幣路徑推動數字金融發展,意在後發先至、改換賽道,掌控數字貨幣主導權。
未來,上述兩種數字貨幣發展路徑的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從幣權競爭看,美國推動美元穩定幣發展,意圖實質性地將數字貨幣與美國主權信用綁定,從而鞏固美元和美元資產的全球主導地位。而其他主要經濟體推動數字貨幣發展,將使歐元、人民幣、日元等法幣及相關資產支撐的穩定幣不斷涌現,各方貨幣競爭趨於激烈。
需要注意的是,穩定幣的發展也伴隨着不容忽視的潛在金融風險。
首先是剛性兌付引發的潛在風險。穩定幣價值與美元、短期美債等資產1:1掛鉤,雖具有穩定的固定價值,但持有者有向發行人隨時兌換儲備資產的權利。這意味着一旦因信心等問題,穩定幣持有者同時兌換資產,將引發金融擠兌危機。
其次,穩定幣可能放大金融市場波動。穩定幣與短期美債等資產緊密掛鉤,若美債市場出現波動,將連鎖引發穩定幣價格波動,進而放大美國債券市場波動風險。
最後是金融隱私與安全風險。以美國爲首的國家紛紛加強對穩定幣的“透明性”金融監管,鏈上貨幣和資產交易的隱秘性將大打折扣,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風險陡增。
(作者爲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研究員)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