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零售物業繼續承壓 九龍倉置業指減債仍然是重要方向
觀點網 香港報道8月7日,九龍倉置業今日公佈中期業績。面對動盪市況,公司董事會主席吳天海表示,公司未來會持續減債,並提升現有物業的競爭力,但暫時未見到市場有新投資機會。
2025年上半年,九龍倉置業的業績不算太好。
資料顯示,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收入減少1%至64.07億港元,營業盈利減少 5%至46.84億港元﹔當中投資物業收入減少3%至53.71億港元,營業盈利減少 4%至45.28億港元﹔酒店收入增加2%至7.66億港元,營業盈利增加至4700萬港元。
同時,九龍倉置業錄得中期核心純利同比微跌0.1%,至31.19億港元。若計入投資物業重估減值淨額51.18億港元,中期虧損則爲24.0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蝕10.52億港元再有所提升。
但該公司派第一次中期息0.66港元,較2024年中期派0.6港4元,按年增3.125%,派息比率維持在65%。
具體物業方面,期內,包括酒店在內的海港城中期收入及營業盈利變化不到1%,商場及寫字樓出租率分別爲93%及90%,較2024年中期的94%及90%,分別跌1個百分點及持平。
吳天海稱,香港整體經濟、零售,甚至餐飲仍然充滿挑戰,但次季市況出現反彈,惟趨勢是否可以持續仍然是未知之數。而市場前景亦要視乎零售商的信心,其加強投資亦可以帶動市況,兩者相輔相乘,目前未敢明言下半年可以有突破性發展。
他又指出市場結業等消息較爲誇張,從宏觀數據看,零售業銷售額跌幅達20%至30%,政府要思考是否競爭多了。但餐飲行業跌幅相較下較爲輕微,僅是單位數上落,主要是中式餐飲受影響。
另外,期內時代廣場整體收入跌15%,營業盈利下跌19%,時代廣場商場及寫字樓出租率分別爲96%及90%,較2024年中期的94%及90%,分別跌2個百分點及持平。
吳天海指出,時代廣場所在的銅鑼灣區競爭激烈,旅客雖然迴流,但多前往旺角及尖沙咀,而銅鑼灣及中環的旅客人流減少,除了旅客問題,他坦言時代廣場自身亦有缺點,這是集團需要面對及處理,但強調海港城佔了集團整體收入70%至80%,認爲只要海港城表現良好,便可以“交到功課”。
他提到,今年上半年的分成租金減少,導致收入下降,尚未見到明顯好轉,仍處於膠着狀態。續租租金方面,下半年仍有下跌壓力。
寫字樓方面,吳天海表示,寫字樓競爭在未來兩、三年會愈來愈大,尤其是項目所在區域有新寫字樓落成,亦要面對外區競爭,未來料租金會隨行就市,中短期相信不會有突破發展。未來會借提升產品競爭力守住出租率。
另外,他提到雖然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溫,並出現始料不及的經濟挑戰,但港股在資金持續流 入的支持下已重拾升勢,顯示金融業重現活力。如港元能保持競爭優勢,且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維持低位,可望推動更廣泛的經濟發展勢頭,並提振消費意欲。
另一方面,啓德體育園啓用加上香港全年有多項大型盛事舉行,預期可提升香港對旅客的吸引力。
九龍倉置業還表示,爲應對波動的市場環境,集團維持審慎的財務管理措施。
包括將維持積極的管理策略和低槓桿比率,藉此有效應對宏觀經濟逆境,並將繼續嚴格篩選資本投資,倚仗其穩健的現金流和流動資金狀況,在機會出現時能果斷決策,得佔先機。
但就目前而言,吳天海表示,減債仍然是集團重要方向,上半年息口回落,爲公司節省了借貸成本,同時抵銷了生意減弱的影響,因此增加了派息3%,派息比率仍維持在65%穩定水平。
期內,九龍倉置業債務淨額再減9億港元至333億港元,創上市以來新低。借貸成本年利率由5.7%降至4.4%,節省幅度達27%,主要受惠於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下跌。負債比率維持在17.6%。
吳天海指出,公司未來會持續減債,並利用餘下的35%資金,提升現有物業的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
本文源自觀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