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共軍演背後3主因 美軍重心轉至印太、解放軍內洗清壓力

▲田單軍艦監控共艦山東艦畫面。(圖/國防部提供)

文/記者陶本和

中共解放軍才宣佈在臺灣周邊進行軍演,2日則正式命名啓動「海峽雷霆-2025A」演練,這兩天其文宣大量聚焦在「賴17條」,認爲是總統賴清德推出一系列國安法制,以及綠營「抗中牌」罷免案惹怒中方。不過,此番見解恐是見樹不見林,也進入中方文宣企圖導引的脈絡與圈套中,是把臺灣問題內部化,泱泱大中國的「Big Picture」與高度,應該是放眼世界局勢,而非區區一個臺灣彈丸之地。

中方近年來大量啓動「信息化戰爭」,也就是一手軟實力的文宣戰、訊息戰;而另外一手,則是硬實力的展現,也就是實兵武力展示,兩手並進展開的聯合作戰操演,是這幾年來中共軍演的鮮明特性。

觀察中共解放軍昨天宣佈軍演後,其官媒、官方社羣、網路操作與文宣攻勢,也同步排山倒海而來,製作影片、動漫風格插畫大量釋出;再觀察其敘事主調,聚焦在「賴清德17條」、賴清德定義中國爲「境外敵對勢力」、打擊臺獨勢力等,直指民進黨政府觸犯中共「紅線」。

事實上,如果單隻討論賴清德拋出國安法制「賴17條」、綠營推「抗中牌」罷免案,恐怕是見樹不見林,甚至落入中方文宣戰中,企圖導引的脈絡與圈套中,臺灣社會或國際社會的輿論,便落進「北京視角」的討論裡,臺灣問題被「內部化」。

如果有長期關注中共發動軍演的樣態,可以發現他們有幾個特點,除了上述「信息化戰爭」模式,其發動軍演的背後起因也包括:「民主國家外交高層對談、談判前後升高軍事壓力」、「國際情勢變化爭取戰略突圍」、「美日菲在區域的軍事動態」、「中國內部政治壓力」等。

臺灣方面,不論是總統520就職典禮、雙十國慶演說、總統出訪友邦等,都是中方包裹在上述國際情勢下,發動軍演的藉口之一。泱泱大中國的野心與戰略高度,勢必放眼世界的棋局,何止臺灣一個彈丸之地。

對於這次2025年4月的「海峽雷霆-2025A」操演,可以聚焦在「民主國家外交高層對談、談判前後升高軍事壓力」、「美日菲在區域的軍事動態」、「中國內部壓力」等三大層面來觀察。

首先,「民主國家外交高層對談、談判前後升高軍事壓力」。每當美國、日本甚至法國等歐洲國家,跟中方在外交場域有高層會晤的前後,中國在臺海周邊、南海、第一島鏈等軍機艦數量,即便沒有升級爲軍演程度,但都會有明顯提升。

舉個例子,2023年11月,中共航母山東艦在臺灣東部海域現蹤,偵獲的軍機也突破40架次以上,共艦也有7至10艘次;而其時間點,正好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白宮會見時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

臺灣的國安單位與友盟在情資交換時,已經有注意到,在拜登、王毅會面之前,已經連續三次,中國在進行外交事務前,升高軍事壓力。一位國安官員受訪時表示,在美中高層會面前,升高區域壓力,已經是中國談判的習慣,以換取一定程度的外交讓步。

這次的「海峽雷霆-2025A」操演的時間點,正是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才於三月底完成亞洲行的「隔天」。赫格塞斯此行的重點,就是針對位於第一島鏈的菲律賓、日本,美國軍事重心的佈局,明顯轉移到印太區域,而且明示對抗中國、防止解放軍片面改變現狀,而其動作也幾乎揭示,川普政府政策在戰略上漸趨清晰化。

▼RF-16監控中共901型快速戰鬥支援艦。(圖/國防部提供)

另外,在「美日菲在區域的軍事動態」部分,在2024年10月份,中國執行「聯合利劍2024B」大規模軍演,當時中國文宣主軸聚焦在賴清德的「雙十國慶」演說。但是,如果注意到整體國際動態會發現,同年10月23日,美國、日本等國,將在沖繩進行「利劍25」軍演,參演人數達4萬5000兵力,規模不僅比往年更盛大,甚至比環太平洋軍演的2萬5000人還要更多。

美日的利劍25軍演,也是首次在與那國島驗證魚鷹直升機,海馬斯多管火箭(HIMARS)也進駐石垣島,這等同在臺灣附近建立兩大橋頭堡。換言之,這次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的亞洲行,也正是以具體行動,聚焦美日菲的軍事部署與決心,這對北京而言,勢必要在軍事壓力上有所作爲。

至於「中國內部壓力」部分,回顧2024年底,賴清德完成任內首次出訪後,中國則是在沒有宣佈軍演下,把大量船艦部署到第一島鏈,根據臺灣的國安單位所掌握的數量,500噸級以上船艦超過90艘,遍集東海、臺海與南海。

回顧2024年的11月,中共解放軍海軍上將苗華因涉嫌嚴重違紀,遭「停職檢查」。當時,我國安高層官員就認爲,中共軍內清洗,從火箭軍到裝備部,開始進入海軍,以中國過去經驗來說,每次有類似事情,就是讓官兵在外面演訓,不要回營區裡想東想西,「作爲海軍,寧願放官兵在海上搖,也不要在陸地上軍心搖」。

至於這次「海峽雷霆-2025A」,中共軍方人事也出現一波波大清洗,幅度史上僅見,31集團軍系統從苗華、何衛東、林向陽、王秀斌等高層幾乎無一倖免。因此,我國國安單位也評估,此舉也同步在壓制軍內可能反彈,隨即部署演訓,讓軍人不留在營區內議論軍心浮動。

綜觀上述,中共解放軍這次「海峽雷霆-2025A」如果說真的是爲了「賴17條」,反而是在替綠營強打「抗中牌」的罷免案增添柴火;因此,不如把觀察的視角,從臺灣本體拉高到整個第一島鏈的區域情勢,從泱泱大中國的「Big Picture」與高度,面臨美日菲在印太區域軍事嚇阻力道,加上解放軍內部洗清壓力下,北京實在沒有理由在軍事動作上有所作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