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中共對臺軍演前嚴打軍內異音 也針對美軍赴上海磋商施壓
▲解放軍在臺海周邊進行演訓 。(圖/翻攝 央視)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中國大陸解放軍4月初宣佈對臺海軍演,更命名爲「海峽雷霆2025A」。事實上,3月下旬,也就在中共宣佈軍演之前,一位國安官員在內部簡報會中指出,解放軍內有異音,一方面支持持續對臺極限壓迫,但又擔心動作太大會傷害國際形象,甚至出現所謂「中共建軍30年成果功虧一簣」的說法,而北京方面也隨即「嚴打」此番論調,並進行內部整肅。
在3月中旬時,中共解放軍比較罕見的作爲是,一天之內在臺海周邊進行兩次的聯合戰備警巡,同時也罕見沒有搭配大量的訊息戰、文宣攻勢。因此,當時國安官員綜整各項情資評估,中方一方面想對臺灣持續進行極限壓迫,但又擔心動作太大,會傷害其國際形象。
這位國安官員在3月時即表示,在其內部也出現異音,憂心對外過度的軍事行動,會把中國持續發展的風險無限升高,特別是中國花了30年,把解放軍發展到可以媲美美國的軍力,一旦有任何冒進跟擦槍走火,可能讓中國的國際形象退回90年代,30年建軍功虧一簣。不過,此番論調一出,北京方面隨即「嚴打」,並進行內部整肅。
國安官員分析,中國透過對臺灣的軍事行動,達到極限壓迫效果,可是國際情勢充滿不確定性,想跟美方談判,又要跟歐洲方面交好,在外交場域上太過張牙舞爪,反而形塑出不好的效果,不利於後續的戰略推進。
因此,在這次中共「海峽雷霆2025A」軍演的背後,我國安單位也纔會評估,中共軍方有內部壓力,認爲其人事出現一波波清洗,且幅度史上僅見,31集團軍系統從苗華、何衛東、林向陽、王秀斌等高層幾乎無一倖免。所以,軍演動作也是同步在壓制軍內可能反彈,部署演訓讓軍人不留在營區內議論軍心浮動。
▲解放軍在臺海周邊進行演訓 。(圖/翻攝 央視)
啓動軍演的背後,除了其軍內問題外,也涉及外交場域的談判。由於中國只要與民主國家進行外交高層的對談或談判前後,都有升高軍事壓力的慣例。對照這次軍演的時間點,正是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才於三月底完成亞洲行的「隔天」。
根據公開資訊顯示,赫格塞斯此行的重點,就是針對位於第一島鏈的菲律賓、日本,美國軍事重心的佈局,明顯轉移到印太區域,而且明示對抗中國、防止解放軍片面改變現狀,而其動作也幾乎揭示,川普政府政策在戰略上漸趨清晰化。
此外,美國印太司令部近日也發出聲明指出,4月2日至3日,美國軍方官員前往中國上海舉行工作級別會談,重點討論減少解放軍海軍和空軍不安全和不專業的行動。
換言之,美國軍方在上海進行磋商,也正是中方升高區域軍事壓力的關鍵原因之一。一位國安官員受訪時表示,在美中高層會面前,升高區域壓力,已經是中國談判的習慣,意在換取一定程度的外交或談判讓步。
▲解放軍在臺海周邊進行演訓 。(圖/翻攝 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