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問題導向判讀大勢 顛覆傳統
中共廿屆四中全會閉幕後,四中公報解讀還在興頭上,四中通過的建議稿及習近平對建議稿的說明兩個全文,較慣例稍早地公佈,引來又一波拆解和判讀,但第一印象已有,就是中共今次制定五年規畫與傳統手法之「千頭萬緒牛鼻子」、「一張藍圖繪到底」有極大不同。他們還真是以「問題導向」作大勢判讀,擺在人們面前的就是新努力的新結果。
新公佈的兩分文件都是大部頭,習近平對十五五規畫建議的說明,數下來是四七六二字;四中全會最後定板的十五五規畫建議更是超過兩萬字。以篇幅論,拆解不易。好在習近平今次特別交待了他牽頭起草文件的心態,籌備起草之初就有了「綜合判斷」,即未來五年中國發展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因素增多,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變。
有此「綜合判斷」,習決定在起草過程中,把握的第一點就是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又特別提到要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奠定更堅實的基礎爲着眼點」進行系統謀畫,二是「以有力有序有效應對世界百年變局的新形勢和發展中突出問題爲着力點補短板、強弱項」。這兩點非常重要,前者是中共戰略目標,由中共二十大確立,不完成不行;後者是新發現的變化,要重點突出。整個建議文本,其實全圍繞這兩點。
據此線索,再去翻開四中全會建議稿,看習近平拆開的建議文本十五大部分、三大板塊、六十一條,感覺精要部分在總論的「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後面都是據之羅列。
回到建議文本的第一部分第三條,那千錘百煉、有取有拾的四四七字,陳述對國際國內大勢基本判斷,諸如「大國關係牽動國際形勢,國際形勢演變深刻影響國內發展」、「地緣衝突易發多發;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擡頭,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威脅上升;大國博弈更加複雜激烈」等等,更有「我國具備主動運籌國際空間、塑造外部環境的諸多有利因素」這一新主張。
這一大段文字有關中國國內大勢判讀,暫時省略。但中共領導層在問題導向下,能如此曲折坦露心聲,應是不讀不行。讀完再看中共爲未來五年規畫出的總體思路、重大原則、主要目標、戰略任務等等,至少就知其來自何處,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