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解決脫北潮 人口政策須更健全

臺北市長蔣萬安透過政策加碼,北市生育率逆勢成長突破1,也就是婦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總數不再是負數,在生養成本「雙高」的首都並不容易,但「脫北潮」難解,年輕父母壓力仍沉重,首都仍須更健全的人口對策。

蔣萬安常津津樂道身爲「三寶爸」的育兒經,去年底就職二週年當天,沒有開記者會細數功績,而是選擇視察文山親子館,盤整親子館及各項育兒政策推動情況,生養議題的確是這位「三寶爸」重中之重。

各縣市爲搶救低迷的生育率,加緊「催生」,蔣萬安祭出生育獎勵加碼至首胎4萬,是全國最高,還接連推出幸福住宅、好孕專車等政策,試圖緩解許多父母壓力,但北市生養成本已太沉重,難靠短期、刺激的政策解決,年輕人買房買不起,房租也節節攀升,想要抽社會住宅,卻比「中獎」還難。

就算生了小孩,爲了省錢,想要排各種公託,排隊候補人數卻高達4千多人,年輕人的壓力愈來愈大,又怎麼會不出現「脫北潮」?

在北市想「落地生根」成了奢侈的事,爲了激發生育,北市府多撒一點補助,也算合理,只是,臺灣總新生兒數持續創新低,去年龍寶寶比虎寶寶更少,過去政府砸錢搶救生育率,被詬病在大撒幣,搶救生育卻還是無效,政府也喊過0到6歲國家一起養、育兒津貼加倍等,卻挨批沒對症下藥,少子化現象一直未解。

蔣萬安想達成讓年輕人敢生、敢養目標,所成立的人口政策辦公室要趕緊對症下藥,不能只求短線達標,否則一下回升250萬,一下又跌破,只成爲「遷戶口比賽」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