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共主形象聚光 盧秀燕考驗加劇

臺中市長盧秀燕(左)與臺北市長蔣萬安(右)出席臺中捷運藍線工程簽約儀式,「姐弟結盟」受關注。記者黃仲裕/攝影

臺中市長盧秀燕今年以來更頻繁接觸臺北市長蔣萬安、民衆黨主席黃國昌等藍白大咖,會見國外使節,鞏固「藍營共主」形象;站在政壇聚光燈下,勢必迎接更多檢驗,不只大罷免臺中藍委一席不能掉,市政也得做好準備。

盧秀燕、蔣萬安被點名參選國民黨主席,時值臺中第二條捷運陸續要開工,盧邀蔣姊弟同臺,爲政壇傳言添柴火,收穫滿滿聲量;尤其盧說到兩人情同姊弟,「姊姊做事,弟弟一定要幫忙」;蔣也表示,「姊姊說的話,弟弟全力以赴」,未來可在更多領域深化合作,看似點到爲止,卻讓人大有想像空間。

黃國昌3月訪盧秀燕,再啓動「藍白合2.0」契機;黃說「臺中的事就是民衆黨的事」,5月18日將率黨公職到臺中宣講,面臨罷免危機盧秀燕子弟兵,藍委廖偉翔、黃健豪及羅廷瑋屆也會到齊,盧與白營的關係再成話題。

至於盧秀燕2022年連任後,積極與他黨領袖及各國使節互動,愈來愈符合外界對她「從地方領袖走向全國」的政治能量集體預判。但於此同時,綠營也加大圍剿力度,臺中大罷免6席藍委或將全過二階,又以「盧的子弟兵」變數最大,藍營想保住臺中6席,盧秀燕三階勢必大力輔選。

不只大罷免,盧秀燕的6年施政成果也會受到加倍檢視,遠的不說,單以盧蔣同臺的中捷藍線,近日就有多名綠營議員批評「進度太慢」、「財政紀律荒唐」。面對市政議題與大罷免的兩頭夾擊,一直堅持「上班時間不談政治」的盧市長,恐怕得多花點腦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