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共軍秀肌肉 凝聚盟友 分化對手
中共昨舉行九三閱兵,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後中)在閱兵前與抗戰老兵握手,俄羅斯總統普亭(後左)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後右)也跟在習後面與老兵握手。 (新華社)
過去三年間,中共領導層反覆強調並定爲重大決策的是「着力建構新發展格局」。這次北京九三閱兵,雖有不同背景,有新定主題,但主要是在完成搭建新格局工程,其中下最大力氣和將漸次浮現影響的,主要是外交格局、政治格局、軍事格局。
說閱兵在着力搭建新外交和國際格局,較易理解。首先是中共將今之閱兵和紀念活動,確定爲今年兩場重要主場外交之一,另一場就是剛結束的天津上合峰會。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共這兩大主場外交,現實目標都是要凝聚盟友,分化對手,昇華到更高目標,則事關格局。
由於確定爲重大主場外交,所以大閱兵一看陣容,首度請最多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等參與觀禮,其中以俄羅斯的普亭、北韓的金正恩,吸引到高度關注;二看內容,繼天津峰會習近平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後,九三閱兵時習的天安門講話,意在進一步搭建中共理想的國際格局;三是後續影響,透過出席觀禮國,北京進一步推建廣泛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較實在的「全球南方」,國際力量對比由之進一步變化,新的「多極」格局開始浮現。
再看大閱兵與中共政治格局之變。以大閱兵數量論,這次是中共建政後的第十八次。這十八次可分爲「國慶閱兵」和「專題閱兵」。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後每年天安門大閱兵,共辦了十一場,後中斷廿四年,到一九八四年恢復,再後來確定「十年一大慶,大慶辦閱兵」。
中共領導人辦「專題閱兵」的,只有鄧小平和習近平。閱兵在中共政治語境中,顯示的除黨國力量,還有領導人權力地位,這次閱兵兼具多重功能,但其中重要功能是中共政治、權力格局的搭建,在內外變局下,習近平不僅有需要秀其權力肌肉,也需要展現中共的權力骨架。一個特別政治背景是即將召開中共廿屆四中全會,以及提早展開中共廿一大政治格局塑形。
最後看大閱兵直接效應,即重整中共軍事權力與軍事格局。大閱兵的公開說法是要展示國防現代化成果,展示綜合國力;此外還要展示三力,即軍隊的體系作戰能力、新型作戰能力和戰略威懾實力。這次要求所有上場裝備都是國產現役主力,其中個別裝備超過外軍,就是要達此目的。
在中共軍事史上,大閱兵還與軍事變革、軍隊結構重組關聯。中共軍隊人事體制正在大變,共軍結構正面臨重組。今之大閱兵後,謀畫和操盤大閱兵的班底,將成共軍新中堅,參加閱兵的部隊和分列式方陣,則是未來共軍架構調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