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手開挖 他找回女兒送的紅包
久違的笑容 花蓮光復鄉受災戶的屋主鄭先生前天回到事發地,一整個下午盯着怪手開挖,最後挖到一個沾滿污泥的揹包,揹包裝滿女兒們給他的紅包和回憶,他捨不得花全都收起來留念,這次卻被埋在泥水裡。過去幾天,鄭先生常以淚洗面,找回女兒的紅包後忍不住露出久違的笑容,他說,這是「最快樂的一天」。圖/Threads @yuuttin提供
根據統計,中秋連假三天光復站進出站逾十二萬人次,不少志工從教師節到中秋節都來幫忙,更相約國慶連假還要再來。從事金融業的陳姓志工表示,他現在扮演的是「清溝超人」,雖然環境惡劣,但在災區人與人的相處好像沒那麼複雜,毫無保留展現最純潔的一面,在當地服務感到心靈富足,還會想再來。
住在佛祖街的鄭先生前天回到事發地,表示想尋找家中一個黑色揹包,在衆人努力及怪手開挖下,成功找到沾滿污泥的揹包,裡面裝滿女兒們給他的紅包,他一直捨不得花,留着當紀念。他這幾天常以淚洗面,找回女兒的紅包後忍不住露出久違的笑容,鄭先生說,這是他「最快樂的一天」。
昨天傍晚也有攤商自發到光復攤商擺攤、發月餅,還有人準備烤香腸、鳥蛋等,讓志工和災民們感受到中秋氣氛,車站化身爲小夜市,瀰漫濃濃香味;還有災民跑到瑞穗買食材升火烤肉,有人打趣說,「今天不是中秋烤肉,是慶祝土挖光了」,也有人拿着手電筒高喊,「活着真好」。
有災民抱怨地下水管疑破裂,加上水溝不通,家門口再度淹水,只能堆沙包因應「二次洪災」。災民說,求助鄉長、村長,前天攔截賴清德總統陳情都沒下文,感嘆家園復原進度不到一半,復原之路還很漫長。
讀大三的範姓學生說,看到新聞心情很沉重,本來與三五好友約好連假要來花蓮烤肉,直接更改行程來光復當兩天志工,過程雖然很累,但很值得,呼籲正考慮國慶假期想來幫忙的民衆可以投入,「這邊需要援助的地方還很多。」
大平、大同遷村?再討論
花蓮光復鄉災後重建,重災區大平村與大同村共八十九戶居民的去留問題成焦點。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昨說,遷村牽涉層面廣、影響深遠,是「複雜問題」,需長期討論與凝聚共識,中繼屋可先興建,作爲臨時安置方案。
國土署表示,近期針對八十九戶受災居民逐戶家訪,瞭解安置意願及實際需求,目前完成八戶訪談,其餘八十一戶將陸續拜訪,將充分尊重居民的生活習慣與社區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