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化電視人工智能“新國標”來了!首批認證產品將進入養老機構

8月21日,《適老化電視人工智能技術要求》在成都正式發佈,標誌着我國適老電子產品從碎片化功能補充邁入系統化標準建設新階段。

該要求被業內稱爲適老化“新國標”。據悉,該標準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導,聯合海爾電視、京東公益等企業共同制定,此次新標準通過開放方言交互、跨屏互聯等22項基礎專利,降低適配門檻。首批認證產品將優先進入縣域養老機構,填補基層服務空白。

“標準需將‘體驗重構’轉化爲量化參數,推動產業從‘功能附加’轉向‘系統關懷’。”發佈會現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郝亞斌表示。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彭健鋒現場介紹了新標準的迭代升級技術,他強調新標準不僅結合AI技術在視聽效果上進行優化,還可以通過外接醫療設備等健康生態驅動適老體驗。

當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97億(佔總人口21.1%),但智能電視操作複雜、界面信息過載等問題仍阻礙老年羣體享受數字生活。行業調研顯示,超60%老年用戶面臨操作障礙,方言識別困難、視覺疲勞成爲核心痛點。新標準的制定基於實踐驗證:適老電視日均使用時長超6小時,健康服務調用率達64%,印證以用戶爲中心的設計價值。

適老化的本質是“設計平等”。當電視能聽懂方言、讀懂健康、連接親情,科技才真正跨越數字鴻溝。海爾智家副總裁、視聽產業總經理劉峻光指出:“我們的技術創新正是要通過每一處精心設計的細節,傳遞關懷與溫暖。”

標準與《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施工規範》銜接,推動電視與健康監測設備聯動。在發佈會現場體驗區,電視已實現“晨起自動播報天氣+健康檢測”的場景化服務,驗證“家庭健康中樞”定位轉型。

業內預計,2026年適老電視滲透率將從15%提升至35%,帶動超百億新增市場。

封面新聞 高美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