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非老人專利!營養師:及早檢測搭配3大營養核心
骨質疏鬆症被形容爲「沉默的流行病」,因爲骨折發生前往往毫無症狀,一旦骨折,會大幅增加失能與死亡率,對個人與家庭都是沈重的負擔。(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媽祖醫院營養師許懷斌提醒,骨質疏鬆不是老年纔會發生的疾病,而是與日常飲食與生活息息相關。(張朝欣攝)
骨質疏鬆症被形容爲「沉默的流行病」,因爲骨折發生前往往毫無症狀,一旦骨折,會大幅增加失能與死亡率,對個人與家庭都是沈重的負擔,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媽祖醫院臨牀營養科提醒,骨質疏鬆不是老年纔會發生的疾病,而是與日常飲食與生活息息相關,只要及早預防、持續努力,骨質疏鬆絕對不是命中註定的。
北港媽祖醫院臨牀營養科營養師許懷斌表示,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並非單純「斷一根骨頭」而已,尤其是髖部骨折,患者往往須要手術與長期復健,超過一半的人會喪失原有生活自理能力,須長期依賴他人照護。更嚴重的是,許多患者在骨折前沒有接受任何檢測或治療,錯過預防黃金時間。
許懷斌說,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鬆日」,由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發起,提醒全球重視骨骼健康。世界各大專業組織強調「及早檢測與積極預防」,臺灣已有在地化的FRAX工具,可估算10年內髖部或主要骨折風險,幫助臨牀醫師與營養師共同決策。
許懷斌提到,骨骼健康的3大營養核心包括鈣、維生素D、蛋白質,不過營養只是其中一環,骨骼健康還須要整體生活方式的支持,包括快走、慢跑、舉啞鈴等重量負荷與阻力運動;太極、瑜珈等平衡與柔軟度訓練;戒菸與限制酒精攝取;類固醇、鎮靜劑、抗癲癇等藥物管理。
如何守護自己的骨骼?許懷斌建議,每天要有乳品或豆製品,確保鈣攝取達1000至1200毫克。固定曬太陽10至15分鐘,或透過飲食、補充劑補足維生素D。三餐要有蛋白,避免只吃青菜或精製澱粉。每週至少2次肌力訓練,搭配規律快走或慢跑。年滿65歲女性、骨折高風險族羣,安排骨密度檢查並與醫師討論。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