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基金規模站上1.7萬億元 銀行代銷靠什麼搶市場?

本報記者 秦玉芳 廣州報道

隨着2024年業績報告陸續發佈,上市銀行代銷公募基金業績表現備受市場關注。整體來看,頭部銀行代銷機構所代銷的公募基金規模及銷售金額仍維持增長趨勢,尤其對固收類及指數型產品佈局更爲積極。

不過,受降費及客戶需求變化等因素影響,銀行機構代銷基金收入及利潤明顯下滑。銀行業人士認爲,大資管時代,隨着居民財富管理意識的提升和投資需求的多元化,公募基金行業正面臨新的挑戰,行業亟須打破傳統路徑依賴,構建以客戶爲中心的新範式;未來需要持續深化渠道、公募基金的合作,通過數據共享、生態共建,才能實現投資者獲得感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共贏。

非貨基金保有規模破9.5萬億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下半年,公募基金代銷(前100名機構)非貨基金保有規模9.54萬億元,較上半年增長7.6%;權益基金保有規模4.85萬億元,較上半年增長2.6%;股票指數基金保有規模1.7萬億元,較上半年增長25.3%。

從代銷結構來看,頭部銀行代銷機構代銷的公募基金規模持續增長。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前20位的機構銀行依然佔據11位,其中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等逾半數銀行機構非貨幣市場基金保有規模較上年末實現明顯增長。

從業績表現來看,受降費因素影響,2024年銀行代銷公募基金收入及利潤普遍出現較大幅度下調。

招商銀行年報顯示,2024年實現代理基金收入41.65億元,同比下降19.58%,主要是受基金降費和權益類基金保有規模下降影響。工商銀行在年報中表示,2024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093.97億元,同比下降8.3%;受落實保險“報行合一”政策、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等因素影響,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對公理財收入有所減少。建設銀行2024年年報也指出,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144.12億元 ,較上年減少44.82億元 ,降幅23.72% ,主要受保險 、基金等降費政策影響 。

公募基金代銷業務增量不增收的背景下,加快代銷業務轉型迫在眉睫。

某券商研究所負責人表示,隨着居民財富管理意識的提升和投資需求的多元化,公募基金行業正面臨新的挑戰。“一方面,客戶需求分層加劇,而產品同質化問題明顯,‘供需錯配’情況愈加顯著;另一方面,隨着AI大模型的場景應用深入,‘重銷售、輕服務’的傳統投顧模式也需要加快轉變。從產品創新到服務升級,從科技融合到生態協同,行業亟須打破傳統路徑依賴,構建以客戶爲中心的新範式。”

上述券商研究所負責人進一步指出,2024年券商渠道股票ETF保有量佔比58%,但平安、招行等銀行通過低費率連接基金和線下網點滲透,份額提升至35%。“未來競爭焦點在於生態協同能力,誰能爲客戶提供‘投研—交易—託管’一站式服務,誰就能主導市場。”

加強銀基合作、共建基金服務生態已成爲金融機構的普遍共識。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恆在日前舉行的2025年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合作峰會上表示,平安銀行自2022年牽頭成立平安公募基金生態圈委員會以來,通過集團內部聯動機制,爲基金產品從創設、發行到持續運營提供全鏈條服務,助力基金生態圈的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平安銀行實現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1185.40億元,同比增長達50.6%。

冀光恆強調,平安銀行將以客戶爲中心,讓財富管理迴歸“價值創造”本質,加速AI技術與資管服務的融合,打造財富管理新範式,與更多合作伙伴加深聯繫、攜手並肩、凝心聚力、共同成長,共築財富管理新未來。

平安銀行私行財富部總經理段軍進一步強調,銀行通過升級基金公司評價體系,注重產品業績及客戶盈利,攜手基金公司爲客戶提供長期優質服務。

指數型產品獲銀行積極佈局

從產品結構來看,固收及被動指數類基金依然備受銀行代銷機構青睞。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前100家基金代銷機構保有的股票指數基金規模達1.7萬億元,遠超主動權益基金的疲軟表現。

中信建投在最新研報中分析指出,2024年非貨基金代銷保有規模的增長,主要由以股票ETF爲代表的股指基金所推動,債基代銷規模亦迎來持續的增加,而主動權益代銷保有卻在市場回暖下出現下滑。

中信建投進一步分析指出,截至2024年年末,銀行、券商、三方非貨代銷規模的增加均主要由股指、固收產品所推動,如銀行、券商、三方2024年代銷股票指數基金保有規模分別爲1923億元、9827億元及5112億元,較前期增長43.6%、26.7%、17.4%;代銷主動權益基金保有規模18419億元、3398億元及8837億元,較前期分別增長-7.2%、-15.1%、-3.1%;代銷固收類產品保有規模21817億元、5830億元及18708億元,較前期分別增長13.3%、34.9%、7.5%。

“從代銷格局維度看,主動權益仍以銀行領先;股指基金則以券商居上,2024下半年銀行奮起直追;固收類產品代銷則以銀行、三方爲首。”中信建投指出。

平安銀行在年報中披露,在代銷基金產品上,2024年平安銀行主推固收、固收+等產品,並聯動線上線下積極佈局指數型產品。

不過,近期債券調整、股市震盪加劇的環境下,投資者對指數類資產的配置也面臨新的考驗。

在此背景下,平安銀行宣佈推出“指在平安”品牌,希望通過這一品牌,爲合作伙伴提供指數產品全流程的服務,爲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指數投資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實現財富的長期穩健增長。

中信建投分析認爲,展望未來,實現“投資者獲得感提升—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的正向循環,需要財富管理行業真正站在客戶的一邊,而這需要投顧的力量、受託責任的力量、資產配置和再平衡的力量。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