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 態 變壓器(SST):下一代數據中心供電技術的 突 破

一、SST(固態變壓器)的核心概念與技術突破

SST 定義:固態變壓器(Solid-State Transformer,SST)是一種基於電力電子技術的新型變壓器,通過高頻隔離技術將中壓交流電(如 10kV)直接轉換爲低壓直流,替代傳統工頻變壓器和 UPS 系統。其核心由電力電子變換器和高頻變壓器構成,採用半導體器件(如 SiC、GaN)和高頻開關技術實現電能轉換。

核心優勢:

效率革命:傳輸效率超 98%(傳統方案僅 92%-94%),例如伊頓方案效率達 98.3%,臺達方案支持 HVDC 800V 配電,效率提升顯著。

空間重構:佔地面積較傳統方案減少 60%-90%,高度集成化設計省去中壓配電櫃和工頻變壓器環節。

新能源適配:支持光伏、儲能等直流供電,完美契合數據中心綠電目標,例如西電電力電子的 2.4MW 級 SST 已應用於 “東數西算” 貴安數據中心。

關鍵變化:

架構簡化:傳統供電鏈路(工頻變壓器 + UPS)被單設備替代,減少 40% 以上組件數量。

雙向流動:支持 AC/DC/AC 多模式轉換,適配交直流混合系統,例如世紀互聯與伊頓合作的能源路由器可實現多能源綜合接入。

智能控制:集成電網故障保護、電能質量調節等功能,例如國家電網在烏鎮部署的 10kV SST 實現光伏、儲能、充電樁的即插即用。

二、國際巨頭與廠商的 SST 佈局

(1)CSP(雲服務提供商):谷歌、微軟明確 SST 路線

根據行業調研,谷歌、微軟在新一代 AI 數據中心(AIDC)供電架構中已明確採用 SST 方案,作爲 HVDC(高壓直流)的下一代升級技術。其核心目標是通過 SST 的高效能和高集成度,匹配英偉達等廠商的 800V HVDC 算力平臺需求,預計 2027 年前後實現規模化部署。

(2)USP(不間斷電源)廠商:伊頓、臺達技術落地

伊頓:與世紀互聯合作發佈 10kV 中壓能源路由器,融合固態變壓器和智能管控技術,實現數據中心多能源接入,效率達 98.3%,並採用 SiC 器件提升可靠性。

臺達:提出 SST 機櫃和 1OU(1 機架單位)、80kW DC/DC 電源架設計,目標在數據中心內實現 HVDC 800V 配電,同時在 2025 年 APEC 大會期間展示了液冷與 SST 結合的綠色算力方案。

(3)半導體與電源廠商:英偉達生態協同

英偉達聯合伊頓、維諦、納微半導體等推進 800V HVDC 架構,SST 作爲核心組件被納入技術路線。例如,納微半導體的 GaN/SiC 技術被選中支持英偉達的 1MW 級 IT 機架供電,維諦計劃 2026 年推出 800V DC 電源產品組合。

三、SST 高頻變壓器的研發進展

(1)材料與結構突破

SiC/GaN 器件應用:例如爲光能源的 SST 採用混合三電平拓撲,成本降低 50%,效率達 98.5%,並適配電動汽車超充場景。

絕緣設計優化:中壓高頻變壓器通過內外雙層屏蔽結構,主絕緣應力峰值降低 50%,出線端電場集中問題通過應力緩釋材料解決,樣機功率密度達 11.2kW/L,效率 99.6%。

(2)商業化案例

數據中心:西電電力電子的 2.4MW 級 SST 已在貴安數據中心驗證新能源接入可行性,國家電網在烏鎮部署的 10kV SST 實現柔性臺區規模化併網。

新能源充電站:特斯拉超充站採用 SST 實現快速充電和電網雙向調峰,韓國 LS 集團的液冷電纜 + SST 充電平臺已商用化。

四、AIDC 應用 SST 的現狀與挑戰

(1)當前階段:早期滲透,2028 年或迎拐點

滲透率:2025 年全球 AIDC 中 SST 滲透率不足 5%,主要集中在高端項目(如 “東數西算”),預計 2028 年前後隨成本下降和技術成熟進入批量落地期。

市場空間:若 2030 年全球 AIDC 裝機量達 100GW、滲透率 20%,SST 市場規模有望超 100 億元,國內企業如西電電力電子、新特電氣具備先發優勢。

(2)主要障礙

成本高企:SiC/GaN 器件佔 SST 總成本 40%-50%,當前價格約 1-1.5 元 / W,是傳統方案的 2-3 倍。

可靠性驗證:高頻熱管理和長期運行穩定性仍需驗證,例如伊頓方案通過冗餘模塊和高可靠器件提升可靠性,但量產良率待提升。

標準缺失:行業尚未形成統一技術標準,不同廠商方案兼容性不足,制約規模化推廣。

五、國內上市公司 SST 佈局深度解析

(1)產品開發類:新特電氣(301120.SZ)

技術路徑:與維諦合作研發 SST,爲數據中心提供移相整流變壓器,單機容量達 6MVA,國內變頻領域市佔率 30%-40%。

應用場景:已向華爲、維諦供貨,產品適配 800V HVDC 架構,未來有望受益於英偉達生態需求。

(2)解決方案類:四方股份(601126.SH)

技術儲備:開展固態變壓器技術方案研發,重點佈局智能電網和新能源接入場景,與國家電網合作推進 SST 在微網中的應用。

差異化優勢:融合數字孿生技術,提供全生命週期運維服務,提升 SST 系統可靠性。

(3)技術研發類:

伊戈爾(002922.SZ):聚焦高頻變壓器設計,爲光儲充場景提供多端口 SST 能量路由技術,與陽光電源等廠商合作開發高效轉換模塊。

科陸電子(002121.SZ):研發多端口 SST 能量路由器,支持分佈式能源併網和智能配電,技術適配電網側和用戶側需求。

泰永長征(002927.SZ):探索基於第三代電力電子器件的中壓 SST 模塊,重點突破高頻隔離和寬範圍電壓調節技術。

(4)潛在標的:

西電電力電子(中國西電子公司):國內 SST 領軍者,2.4MW 級產品已應用於 “東數西算”,預計中期可貢獻 2-3 億利潤增量。

雲路股份(688190.SH):納米晶合金材料供應商,爲 SST 高頻變壓器提供核心鐵芯,技術壁壘高。

六、未來趨勢與投資邏輯

技術迭代:SiC/GaN 器件成本下降(預計 2028 年降 30%)和高頻變壓器效率提升(目標 99%+)將加速 SST 滲透。

政策驅動:國內 “雙碳” 目標和 “東數西算” 工程推動 SST 在綠色數據中心的應用,2025 年相關補貼或達售價 15%。

市場分層:短期聚焦高端 AIDC 和新能源充電站(如特斯拉超充),中長期向工業配電、智能電網延伸。

投資主線:優先關注具備量產能力的龍頭(如新特電氣、西電電力電子),以及材料 / 器件環節(如雲路股份、納微半導體)。

總結

SST 作爲數據中心供電架構的下一代技術,正從概念走向商業化落地。谷歌、微軟等 CSP 的明確佈局和伊頓、臺達等廠商的技術突破,標誌着行業進入關鍵窗口期。儘管當前面臨成本和可靠性挑戰,但隨着材料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SST 有望在 2028 年前後迎來規模化應用。國內上市公司中,新特電氣、四方股份等已形成差異化競爭力,而高頻變壓器和 SiC 器件環節將成爲核心受益領域。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技術迭代進度和頭部企業訂單落地情況,把握這一能源革命的歷史性機遇。

來源:籽曰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