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最佳投資時間已過? 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

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27日發佈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爲63.96點,較上月下降0.73點,仍處於偏低的悲觀區間。儘管六項指標中有五項上升,但唯「投資股票時機」大幅下挫15.16點,拖累總指數走低。

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分析,10月指數呈現「股市創高、信心反降」的矛盾現象,主因民衆對股市居高思危;雖然臺股攻上2萬8千點、經濟表現不錯,但民衆預期可能回檔,導致投資意願驟減。不過,受惠於就業與內需回溫,家庭經濟與景氣感受皆有改善。

本月上升幅度最多的指標爲「未來半年就業機會」,爲69.58點,較上月上升2.51點;其次爲「未來半年物價水準」32.22點,上升2.27點;第三爲「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74.71點,上升2.17點;「國內經濟景氣」亦上升2.17點至78.35點;「購買耐久性財貨」上升1.67點至92.37點。

唯一下跌的指標爲「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爲36.52點,較上月大減15.16點,成爲拖累整體信心的主因。從絕對水準來看,六項指標仍偏向悲觀區間。

此外,「購買房地產時機」爲90.42點,較上月上升1.48點;「目前健康狀況」與「預期健康狀況」分別上升2.13點及2.92點,顯示民衆對未來生活品質的評價略有改善。

吳大任表示,「未來半年就業機會」指標上揚,主因整體出口持續成長帶動動能,加上畢業季結束、勞動供給減少,淡化了無薪假增加的不利影響。服務業仍是國內最大就業族羣,隨着股市上漲、家庭所得提升,內需活動熱絡、業者增聘人力,形成就業回穩的支撐。不過,整體仍屬溫和回升,顯示就業情勢止跌回穩,但尚未全面轉強。

針對「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指標大幅下滑,吳大任指出,臺股創高雖反映經濟表現不錯,但民衆居高思危,擔心高檔修正風險,加上美國232條款半導體關稅與臺美談判結果仍未明朗,外部變數使投資人轉趨保守,認爲現階段風險偏高、非進場時點,導致分數明顯下滑。他強調,這並非股民對臺股失去信心,而是認爲短線評價過高、傾向暫時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