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散戶賺嘸錢 重創5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
中大臺經中心調查的臺灣消費者信心指數,自去年8月就呈現下降趨勢。圖/中大臺經中心
對等關稅按下暫停鍵,新臺幣卻接着急升,一連串非典型的市場事件全都看在民衆眼裡、痛在心裡。國立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每月調查的消費者信心指數(CCI),27日發佈5月總指數爲64.93點,較上月下降3.28點,且調查的六項指標下降,從絕對水準來看,六項指標全部偏向悲觀。連續3個月出現總指數和六項指標同步重挫的現象。
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爲,CCI連續3個月來的下降都有「顯著」降幅,反映民衆的消費信心持續惡化,且可以回頭看自去年8月就轉爲下降趨勢,此次的64.93點還寫下近13個月新低。前次低點是去年4月的63.37點。他也分析,此次下降幅度最多的指標爲「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本月調查爲26.82點,單月下降幅度高達11.82點。前次的低點也是去年4月,重挫到24.65點,當時是因爲一夕爆發以哈衝突。
同樣因爲指標之一的「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5月份調查爲97.63點,月減1.5點,爲109年8月以來最低點。單獨一項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部分,5月調查結果爲95.19點,單月下降1.66點。吳大任認爲,原因不是單純地散戶對臺股震盪失去信心,抑或央行對房市七波管制信用,而是股市投資現在已經沒有帶來財富增加,影響民衆購買房地產的信心。
吳大任指出,CCI調查的六個指標: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投資股票時機、購買耐久性財,彼此間的關聯緊密,從投資股票開始談起,民衆投資股票獲利帶來財富效益,益助家庭經濟狀況之外,國人常會用於投資房地產,因此股市愈好、愈會推升房價。
至於國內經濟景氣,吳大任認爲,國人信心轉弱主要來自川普關稅壓境,以及後續的新臺幣匯率急升,「十分明顯,國人更爲擔心新臺幣急升」,因爲臺灣出口型經濟及科技製造業都以美元爲計價,美元愈弱、對臺灣出口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