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 ETF 吸金力強 0050最受青睞 稱冠亞洲同類產品
股票型ETF,吸金力強。聯合報系資料照
散戶投資人搶買臺灣掛牌的股票型ETF,加上新臺幣走強,推升資金流入,今年吸金規模高居亞洲之冠,甚至高於南韓和中國大陸今年流入同類ETF的總和。
彭博資訊統計,今年以來,臺灣股票型ETF吸引逾190億美元資金流入,規模居亞洲同類產品之冠,已幾乎追平2024年全年吸金金額。這波強勁資金流入,凸顯臺灣散戶買盤的影響力。
雖然外資今年來在臺股賣超30億美元,爲亞洲第四大,但加權指數僅下跌約2%。
新臺幣走勢強勁,也帶動本地資金轉進,市場掀起「賣美股、買臺股」的輪動效應,進一步推升ETF買氣。
國泰投信投資長鄭立誠指出,每當大盤迴檔,臺股ETF流入的資金就會增加,顯示本地投資人偏好逢低佈局。隨着資金從美元資產轉向臺股,ETF規模也同步擴大。
臺灣規模最大ETF元大臺灣50(0050),今年來吸引62億美元資金流入,爲2025年區域同類產品之最。這波買氣主要受惠於調降費用和分拆,讓散戶入手門檻降低,加上這檔ETF近六成資產配置在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臺積電,吸引大量投資人進場。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臺灣民衆對加權指數和半導體產業的信心仍相當強,帶動本地ETF受益人數持續成長。
他指出,目前全臺約有200萬人定期定額投資ETF,每月可爲臺股ETF帶進約150億元(約5.19億美元)。
根據產業數據與彭博資訊,臺灣整體ETF市場資產去年暴增64%,達到6.4兆元,規模已居亞洲第三,其中以股票型和債券型產品爲大宗。
彭博資訊資深分析師認爲,臺灣散戶市場成熟,投資人素質高,有助本地ETF成長速度超越區域其他國家。
此外,臺灣主管機關也正推動多項措施,進一步活絡ETF產業。近日已覈准臺日ETF互掛,讓相關產品能在兩地同步上市。
同時,外資近期頻頻買進臺灣ETF,藉此押注新臺幣走勢。中央銀行則針對外資換匯購股規範徵詢意見,擬收緊外資購買ETF時的換匯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