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加入寄養家庭 桃園福利加碼

桃園市每年約450名兒童少年因原生家庭不當對待或嚴重疏忽需要安置,但能安置孩子的寄養家庭僅88戶,多數兒少只能待在安置機構。市府昨宣佈加碼多項寄養家庭福利與補助,除了新增三節獎金,也增加寄養家庭喘息服務時數,盼更多人加入照顧行列。

2023年底發生臺北1歲男童「剴剴」在等待收出養的過渡階段,遭到劉姓保母凌虐致死事件,震驚社會。立法院日前修法通過凌虐兒童致死可判死刑,也引起地方政府與民代要求強化相關措施。

桃園市政府統計,全市每年約450名兒童或少年須安置,但桃園能安置而少的寄養家庭僅88戶,在量能不足的情況下,多數只能安置於機構。

市府認爲,維持兒少健全發展的最佳環境仍是家庭,經通盤檢討與規畫,盼新的獎勵政策能吸引更多家庭加入。

桃園市社會局指出,寄養家庭新增福利包括三節獎金1年共6000元,照顧2歲以下幼童每月加碼補助5千元,照顧2到3歲幼童則加碼3千元,另給予一般兒少每月24小時喘息時數,照顧特殊兒少則加碼至每月48小時。

社會局表示,桃園寄養家庭照顧者平均年齡約50多歲,有一半的家庭照顧者年齡落在50歲至59歲之間,亟需新血加入。安置童照顧不僅是保護兒童的基本人權,更是社會責任的一環,希望年滿25歲、有穩定收入且喜歡孩子的市民加入服務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