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雷港崛起 打造千億石化航母
這場在藍海之畔的產業實驗,正在悄然改寫兩岸產業的新格局。(黃慕斌攝)
從廠房到城市,從政策到兩岸,古雷所展現的不只是經濟版圖的擴張,而是一座城市面向未來的遠見。(黃慕斌攝)
(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翻爆)
在碧海藍天的映襯下,一片林立的廠區拔地而起,巨塔直入雲霄,機械轟鳴聲與海風交織,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正以崛起之姿,向外界展現它的宏大野心。作爲大陸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古雷港被寄予「海西引擎、兩岸橋頭堡」的厚望。這裡不僅是一座產業園區的崛起,更是一個城市憑藉遠見,爲未來佈局的格局展現。
千億級產業羣 打造「石化航母」
「我們不只是建廠,而是在建一座未來城市。」園區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古雷成爲海上航母,帶動周邊乃至整個福建的產業升級。」眼前,一條條管廊如動脈般延伸,承載的不只是石化產能,還有漳州邁向國際能源版圖的決心。古雷園區規劃煉油能力達五千萬噸/年,乙烯五百萬噸/年,芳烴五百八十萬噸/年,產能規模已躋身全國前列。從2010年被確立爲「全國唯一的臺灣石化產業園」以來,短短十餘年間,已躋身「中國化工園區30強」。這樣的跨越式發展,凸顯漳州在產業轉型中的決心與遠見。
走在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忙於鋪設管線,遠處新建的公共服務設施輪廓初現。這不僅是一個產業基地,而是一座新城的雛形。園區建設強調煉油、物流、公共配套、安全環保與管理服務「五個一體化」,既有每日五十萬噸的供水能力,也有污水處理、天然氣儲備等完善配套。這些基礎設施的超前規劃,不是爲了當下,而是替三十年後的古雷預留了發展空間。
記者在現場採訪中獲悉,福建省、市政府接連出臺優惠政策,從土地供給、能耗指標,到金融支持與人才引進,全面支援。當地更創新推出「一口受理」與「一站式通關」,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下、發展好」。制度紅利的落地,折射出漳州推動產業現代化的城市智慧。「我們來這裡投資,看中的就是效率和遠景。」一名臺資企業代表分享他的看法。
古雷的戰略位置,讓它天然具備兩岸對接優勢。業界普遍認爲,古雷未來將成爲臺灣石化產業轉型的重要承接地,甚至可能成爲兩岸能源合作的新樞紐。對漳州而言,古雷是「海上新城」,其戰略意涵已超越漳州本地,而是放眼整個兩岸。
(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