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匯債三殺、房市成避風港?專家「低波動低風險是本質」:但低點不敢買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地產買賣這件事真的很奇妙,民衆心態總是追漲不追跌,但如果把房價歷史線型拉出來看,每波價格修正、成交量低的時候,往往是「相對低點」,履試不爽,前一波空頭的典型是 2015年、2016年。
可是在當下,大家都期望能有更低的價格,所以市場成交量很低。
如果我們觀察臺灣房價變動,會發現臺灣房價「多數時間」處於「溫和變動」,不管漲跌變動幅度通常都不大,而漲跌劇烈的時間都比較短。
事實上,房地產本身就屬於「低變動率、低風險」的標的,它的價格變動幅度小是正常的,除非有重大利空、利多才會出現大幅度波動。
有趣的是,在去年底市場一面倒看衰國內房市,堪稱是最不被看好的市場。
但到了今年,股、債、匯歷經驚濤駭浪,房地產的波動率低、反而相對穩健,完全超乎衆人預料。要強調一下,相對穩健不是說不會跌,而是變動幅度較小。
◎本文內容已獲何世昌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現職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致力於房地產政策、市場銷售與全球不動產交易制度,提供顧問諮詢與品牌經營等附加價值晉階方案。學歷淡江大學中文系世新大學中文研究所經歷中研院士曾永義教授助理高雄特派記者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住展雜誌研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