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增設玻璃亭再遭否決 民團批像「大塊灰色OK繃」
國立故宮博物院啓動修復及再利用計劃,擬在前方廣場新建玻璃入口亭,民間團體擔憂會破壞原有景觀及建築主體,更有損歷史價值與美感。臺北市文資會議30日再次審議,結果仍未通過故宮計劃。(本報資料照片)
國立故宮博物院啓動修復及再利用計劃,擬在前方廣場新建玻璃入口亭,並開設咖啡廳,被外界認爲是去中化,民間團體擔憂會破壞原有景觀及建築主體,更有損歷史價值與美感。臺北市文資會議30日再次審議,15位委員出席投票,4人同意,11人不同意,結果仍未通過故宮計劃。故宮於會後表示,內部討論過後將再提計劃。
故宮於2022年提交「修復及再利用」計劃,擬在前方廣場新建3層樓高玻璃入口亭,另拆除館內迎賓大樓梯,在4樓三希堂地板打洞,形成貫穿3層樓八角中庭,並開設咖啡廳。經過多次相關說明會及北市文化局審議修正等程序,但仍舊有爭議,30日再度送審文資會審議。
宗邁建築師事務說明,故宮主體建築有損壞、老化、屋頂漏水及結構不符合當今的耐震強度等問題,玻璃亭利用2樓閒置空間,設置新的入口亭,優化入口及空間動線等,也將量體稍作調整。1970年代,2樓有接待外賓的出入口,但現已關閉,加上面積嚴重不足,因此興建玻璃式入口亭,也希望關閉的出入口能再次開啓,此外,玻璃亭還能引入自然光照入地下1、2樓。
事務所舉法國羅浮宮爲例,羅浮宮近年也增加新的入口、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也擴建15次、英國大英博物館同樣也增建,但故宮卻停留在2007年,此次故宮增建符合傳統建築意象,牌樓不會緊接拱門,希望同意擴建,故宮需要再生長。
人民民主黨士林工作站主任周佳君指出,進入故宮前會先經過牌樓和華表大道,玻璃亭蓋下去就擋住故宮正館建築以及進入故宮本體的道路,這樣是否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4條,「營建工程不得遮蔽古蹟外貌或阻塞觀覽通道」,完全破壞故宮的歷史價值。也有人指出,玻璃亭像是一塊大的灰色OK繃,遮擋故宮原有的美感。民團建議,捷運環狀線北環段將會在故宮開闢Y28站出入口,應和北市捷運局共同開發,以此解決問題。
文資委員表示,近期幾次送審修正計劃,皆未舉辦當地居民說明會,雖然法規上沒問題,但說明會貴在資訊公開,應該要將修正案先送說明會再赴大會;另有委員建議,有爭議的是玻璃亭,但是修復再利用涉及到建築結構等面向,是否先行將安全結構面向修正,至於《文資法》再行討論。
經現場出席的15位委員投票,4人同意,11人不同意,未通過修復及再利用計劃。故宮會後表示,內部討論過後將再提計劃。至於能否將結構安全及玻璃亭拆案,故宮則說,計劃涉及整體性,無法拆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