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國寶「翠玉白菜」出訪捷克 8月4日起「白菜家族姐妹」代班

▲故宮人氣王〈翠玉白菜〉即將啓程飛往捷克,北部院區展至8月3日倒數中。(圖/故宮提供)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最受歡迎的超人氣國寶「翠玉白菜」將於9月11日至12月31日於捷克國家博物館展出,因此自8月4日起,故宮北院將請出白菜家族兩姐妹〈翠玉小白菜〉、〈翠玉白菜花插〉接力代班。

故宮鎮院國寶〈翠玉白菜〉繼2014年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後,睽違11年再度啓程「出差」海外,將於9月11日至12月31日於捷克國家博物館「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100 Treasures, 100 stories: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特展展出,目前還會在北部院區正館302陳列室展出至8月3日。

▲很多人不知道,故宮其實收藏3件造形各異的翠玉白菜。(圖/故宮提供)

因此在〈翠玉白菜〉赴捷克展出期間,故宮北部院區302陳列室將由「白菜家族」兩位姐妹成員代班。很多人不知道,故宮其實收藏3件造形各異的翠玉白菜,大小、形狀與色澤各具特色。

▲白菜家族姐妹「翠玉小白菜」,8月4日起在故宮北院代班展出。(圖/故宮提供)

8月4日起在故宮北院代班展出的其中一位成員〈翠玉小白菜〉,以翠綠色玉製成,帶有白色斑紋,葉脈以陰刻線條細緻雕出,栩栩如生地呈現菜葉柔軟的質感,菜梗上還雕有一隻小螳螂,巧妙展現自然萬物共生的意趣。

▲「翠玉白菜花插」推測作爲花器使用,8月4日起在故宮北院展出。(圖/故宮提供)

另一件文物〈翠玉白菜花插〉整體呈三角形,菜心中空,推測作爲花器使用。翠綠部分爲白菜外緣的老葉,葉脈線條粗曠,以深刻刀法刻劃而成,應是18至19世紀的雕刻技法。

同場展出的還有清乾隆〈古稀天子之寶〉與〈八徵耄念之寶〉,是兩件帝王級國寶玉璽,分別體現乾隆皇帝於70歲及80歲時對自身的期許。

▲同場展出的還有清乾隆〈古稀天子之寶〉。(圖/故宮提供)

由盛裝玉璽的木匣題記可知,〈古稀天子之寶〉典出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名句,表述乾隆皇帝年至70仍不敢怠於政事。〈八徵耄念之寶〉的典故,則來自《尚書•洪範》中的「念用庶徵」,強調雖至80高齡,仍心繫萬民、誠心勤政,展現乾隆皇帝在位60年間的內心寫照。

▼國寶〈八徵耄念之寶〉玉璽,強調乾隆皇帝雖至80高齡,仍誠心勤政。(圖/故宮提供)

另外故宮表示,院藏文物首度赴捷克展出,是故宮百年院慶重要的國際交流展,同時響應外交部與文化部推動「2025歐洲臺灣文化年」,讓歐洲民衆認識臺灣深厚多元的文化風貌。

▲故宮國寶「翠玉白菜」將出訪捷克,呼應臺灣歐洲文化年,領銜登場。(圖/故宮提供)

在這次「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精選〈翠玉白菜〉、〈多寶格〉、〈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等131件珍貴文物,結合數位展件,從家喻戶曉的翠玉白菜、皇室的微型收藏、神秘的透光古鏡、詠歎歷史的赤壁懷古、文人的日常生活、清明盛世的庶民風貌,到東方的神鬼傳奇、宮廷藝術中的貓、異獸祥瑞與鯉魚躍龍門等主題,呈現能引起歐洲民衆共鳴的文物故事與藝術風格。

展覽特別由「國民國寶」的〈翠玉白菜〉領銜登場,以水嫩鮮活、貼近生活的形象連結東西文化,拉近與歐洲民衆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