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Willow量子晶片 演算速度突破

谷歌量子運算晶片「Willow」出現重大突破,運行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高出約1.3萬倍。圖/美聯社

谷歌去年底發表的量子運算晶片「Willow」出現重大突破,成功執行一個新的量子演算法,運行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高出約1.3萬倍,首次實現「可驗證量子優勢」。

谷歌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社羣平臺X宣佈,成功在量子晶片「Willow」執行新的演算法,而且可在類似的平臺重複執行,效能遠勝傳統超級電腦。谷歌認爲這項突破,爲量子技術在5年內實際應用鋪路。

在「Willow」上執行的新演算法,命名爲「量子回聲」(Quantum Echoes),相關細節22日刊登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 谷歌表示,「量子回聲」演算法的運算速度,比全球最強的超級電腦還快上1.3萬倍。尤其該演算法展現「可驗證性」的優勢,意味能在其他量子電腦重複執行。綜觀這些進展,量子運算在醫藥及材料科學領域上,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負責量子晶片研發的谷歌量子AI部門科學家歐布萊恩(Tom O’Brien)指出,「演算法具可驗證性,無異朝現實世界應用邁出一大步。」

量子電腦因能平行處理多項運算,而非依序進行,速度遠比傳統電腦快。

除谷歌之外,亞馬遜、微軟、IBM及多家新創公司,也在爭相競逐量子運算技術。儘管多家公司聲稱其建構的量子平臺性能,已超越傳統電腦,但真正的挑戰在於找到實際應用場景。

德州大學電腦科學家亞倫森(Scott Aaronson)透過電郵指出,谷歌有效重現凌駕超級電腦的運算成果,他相當「激動興奮」。不過他也警告,「此後要朝向任何商業應用,或達到可擴展且具容錯能力的量子運算,仍將是艱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