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更靈活 研判更智能
本報瀋陽訊 (通訊員 王磊)今年6月,爲進一步增強幹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規範化、科學化水平,瀋陽市修訂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實施細則、規程手冊,在強化信息分級報送、及時更新溝通臺賬、構建研判預警機制等方面着力出實招,積極探索加強監督協同和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的有效途徑。
制定會議溝通和日常溝通兩類議事規程,形成“主要事項會上議、日常信息及時轉”的工作機制。其中,會議溝通細化爲集體會議、辦公室會議和專項會議,會議形式更加靈活便捷;日常溝通由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將信息分爲“紅、橙、黃、藍”4個等級,分別在“24小時內”“5個工作日內”“每月10日前”或“依據工作進度”進行報送。通過會議溝通和日常溝通,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在信息收集、經驗交流、會商研判、提高監督效能等方面的作用。
加強協調協作,強化“連線成網”的監督力量。明確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能,將糾治領導幹部政績觀偏差、不擔當不作爲等監督信息納入溝通規程,對相關信息進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工作臺賬,確保全方位、多角度監督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同時,結合重點工作,動態調整溝通規程和信息報送等級。比如,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中,將政法隊伍領導幹部受處理處分或接受組織審查調查情況納入溝通規程,並設置爲“紅色”等級,爲加強政法系統幹部隊伍建設提供決策參考。
建立“收集整理—分析研判—綜合運用”結果研判機制,強化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監督信息的綜合研判,通過月統計、季分析、年總結梳理普遍性問題,會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進行集中研判,提出對策措施。推進幹部管理監督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加速聯席會議制度數字化轉型,通過對各類監督信息數據進行分析研判,着力建立更加高效、精準、智能的研判預警機制,實現聯席會議制度與糾治政商“旋轉門”、“逃逸式辭職”以及加強“一把手”、年輕幹部監督等各項監督工作的全面融合貫通,爲幹部選育管用提供大數據支持,對選人用人風險作出預判並提出防控建議,提高幹部監督工作整體效能。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