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水網絡 保護水資源 改善水生態 服務水民生 太原市今年水務七方面重點工作確定

2月28日,全市水務工作會議召開,安排部署今年七方面重點工作。我市將以更有力的舉措,統籌水網絡、水資源、水生態、水民生、水安全工作的“點”與“面”,加快推進全市現代水網建設、提升水保障能力。

完善供水體系構建水網絡。今年,我市將加快《太原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022-2035年)》審查進度,組織指導編制縣級水網建設規劃,確保年底前完成;圍繞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保護、水旱災害防禦等領域,加快儲備一批具備前瞻性、牽動性、戰略性的項目;加快推動已完工項目竣工驗收,進一步優化區域水網。

築牢水旱災害防禦防線守護水安全。今年要繼續實施古交市原平川河、陽曲縣楊興河重點段2個跨年度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開展1處重點山洪溝道防洪治理,加強6個縣(市、區)的河道堤防和12座小型水庫維修養護,通過實施全市防洪薄弱環節治理3年計劃,普遍提升汾河流域防洪能力。

強化剛性約束保護水資源。加快編制《太原市節水規劃》,加大力度實施總量控制、計劃用水、定額管理、精準管控,禁止高耗水或對水資源有污染的項目落地;跨年度實施的15項地下水超採治理工程要在今年完工達效,新建的小店區水源置換工程年內完成80%的投資計劃,力爭實現7個縣(市、區)退出超採區。

加大泉域保護修復水環境。加快編制完成《蘭村泉域保護規劃》《晉祠泉域保護規劃》,全面做好晉祠泉複流後續工作;完成晉祠數字孿生項目一期建設,提升晉祠泉岩溶地下水問題診斷、預測和管理科學化水平;持續強化地下水監管,推動晉祠泉穩定複流、蘭村泉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細化河湖管理改善水生態。強化工程落地治理,“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九河”上游生態治理工程22個項目要在今年完工;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行動,創建6條幸福河湖,完成6條河流健康評價。

提升供水質量服務水民生。加快推進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我市71處維修養護工程要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小店區、杏花嶺區、清徐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工程要在今年開工建設;實施26處農村供水鞏固提升工程;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9.5萬畝,100%完成遙感圖斑覈查與認定查處工作;加快推進集中在婁煩縣的3項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清徐縣敦化灌區和尖草坪區上蘭灌區2處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要在今年完工達效。

構建高效管理體系增強水動力。健全法制工作體系,做好科技智慧化建設,有效整合太原市水利監測數據中心信息平臺功能,拓展水資源、水土保持、河湖管理、農村用水、水旱災害防禦等領域智能應用,構建水務事業科學智慧管理體系。(孫佳敏)

來源: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