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北京劃定55項重點任務
5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獲悉,北京市印發了《貫徹落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實施方案2025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據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工作要點》提出6個方面55項具體任務。
根據《工作要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的統一是首要任務。《工作要點》明確,在產權保護方面,今年將設立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綠色通道,發佈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指南,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機制,切實推進執法司法活動依法規範進行,增強企業產權保護預期和發展信心。
同時,在市場準入環境方面,將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落實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非禁即入”要求;出臺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實施方案,建立“全國通用+北京特色”評估指標體系,加力破除市場準入壁壘。
在公平競爭方面,今年將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抽查,圍繞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突出問題,加大對重點領域、特定行業政策措施的抽查力度;起草北京市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條例(草案),推動地方立法。
要素資源市場統一對更好發揮統一大市場集聚資源、鼓勵創新優勢、釋放發展潛能具有重要作用。據悉,《工作要點》聚焦數據、資本、技術等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問題,提出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的一攬子措施。
在數據要素方面,今年將重點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開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實行全市公共數據統一目錄管理;構建場內場外相結合的數據流通交易市場,探索產品“一地上架、地方互認”模式,推動北數所與各地數據交易機構互認互通。在資本要素方面,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聯動發展,積極推動北京證券交易所深化改革,擴大合格投資者規模;支持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實現與新三板聯動發展。
商品服務市場既是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與羣衆生活關係最密切的領域。《工作要點》提出,在提升消費服務質量方面,今年的重點是推動京津冀三地強制性產品認證(CCC)免辦監管尺度一致、檢查標準統一、檢查結果互認。在完善重點領域標準體系方面,將對北京市現行有效的2247項地方標準全面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對限制競爭的地方標準及時修訂或廢止;健全首都標準體系,研究制定以標準賦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行動方案,聚焦民生和安全,填補標準空白,積極推動地方標準、團體標準轉化爲國家標準;圍繞產業轉型升級、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推動京津冀計量技術規範共建共享,發佈5項以上共建計量技術規範。
《工作要點》將通過規範監管行爲、創新監管方式,不斷降低監管成本、提升監管效能,爲市場主體打造高效包容的經營環境。在重點介紹推進提高市場綜合監管效能方面,將持續深化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打造計劃任務制定、掃碼檢查實施、效能監測評估全流程行政檢查數字化體系。
深化京津冀區域市場一體化合作,是以區域市場一體化推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際行動。根據《工作要點》,今年將出臺京津冀互認資質資格場景化應用文件,實現20項以上互認資質資格統一規範辦理或“亮證即辦”,探索將更多京津冀區域通辦事項納入“一網通辦”專區。聚焦信用監管聯動方面,今年將持續推進信用信息跨區域互認,完善跨區域場景互認和聯動應用機制。聚焦跨境貿易協同方面,將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出臺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措施;推動雙樞紐空港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口岸物流數據互聯互通。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下一步,將推動《工作要點》與‘十四五’規劃任務同步實現圓滿收官,助力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程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