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orkspace以Gemini AI推動未來工作模式進化 進入「無縫AI共創時代」
▲Google在臺北舉辦的「Gen AI at Work Taipei 2025」中,描繪以生成式AI推動的下一代辦公室藍圖,強調透過「無縫AI」與「共創」重新定義協作體驗
在今年的Google NEXT'25、Google I/O 2025之後,Google也在臺北舉辦的「Gen AI at Work Taipei 2025」中,描繪以生成式AI推動的下一代辦公室藍圖,強調透過「無縫AI」與「共創」重新定義協作體驗。
不同於傳統廠商採漸進轉型,Google Workspace以雲端原生形式打造,可在通訊、內容創作、儲存及即時協作等面向深度整合AI,讓生成式AI技術真正融入日常工作流程。
結合Gemini AI技術的Google Workspace聚焦三大優勢,包含隨時可啓用的AI技術支援、多模態內容創作能力,以及內建安全與責任性。Google指出,全球已經有超過十萬名客戶導入Gemini AI技術,並且在每月觸發超過20億次的AI輔助。
▲藉由Gemini AI、透過提示詞方式提升各類工作效率
從工具到智慧協作者
Google目前讓AI從過往被動工具形式,進化成爲主動協作夥伴。例如透過Gmail增加的「收件匣清理」功能,可一次性封存或刪除特定條件的郵件,而在Google Chat的對話式協作功能,則可即時產出摘要與待辦清單,至於在Google Meet的Gemini側邊面板更可同步摘要會議重點、執行項目,甚至可以協助遲到,或是同時參與多項工作的與會者快速跟上討論進度。
至於在文件與試算表的編輯功能,目前也透過AI功能進化。透過Google Docs的「幫我潤飾」功能,可針對寫作、內容與結構提出智慧修改,而在Google Sheets的「幫我分析」與即將登場的AI函式功能,可主動挖掘資料進行洞察,並且自動生成互動圖表,大幅降低數據處理門檻。
另外,目前新增加的Workspace Flows,則可讓AI以自動化形式橫跨不同App與第三方工具的工作流程,藉此協助使用者加快整體工作效率,並且適用於辦公室或一線現場在內多種使用情境。
▲藉由NotebookLM即可在短時間利用AI將文件內容轉換成像Podcast般的對談內容
打破技能與語言的壁壘
Google Drive雲端硬碟目前已經支援「資料夾級別提問」,可將整個資料夾內容作爲知識庫,並且進行跨文件摘要與比較,讓使用者能更方便針對專案資料進行各類提問,無須在諸多文件資料花費時間查找。
而PDF檔案摘要功能更能以繁體中文回覆,藉此縮短外語資料閱讀理解時間,另外在Google Meet的即時語音翻譯則嘗試解決跨語言溝通隔閡,甚至能以貼近講者原始語調進行「溝通」,讓對談流程可以更加自然,而Google Docs的語音摘要功能則是提供更彈性的資訊攝取方式。
加速內容生成與再創造
在視覺與影音生成應用部分,Google Slides可利用Imagen 4生成更細緻的圖像,而Google Vids則能直接生成影片,並且支援將簡報轉爲影片、加入AI虛擬人像等功能,藉此降低大規模內容製作的時間與成本。
▲圖像、影音生成也是AI加入工作流程提高效率的應用項目
改變傳統工作方式
透過這一系列升級,Google Workspace正從單純的辦公工具套件,邁向跨應用、跨語言、跨格式的智慧工作平臺,讓AI不再只是輔助,而是成爲日常協作與創意流程的核心動力。
Google表示,目前AI技術已經在短時間快速發展,並且讓傳統工作可以變得更有效率,甚至打破語言、技能上的隔閡,例如能讓原本需要花費時間彙整資料、洞察重點的情況,在更短時間內即可完成,同時也能讓不熟悉的外語快速轉換成自己習慣語言,並且能依照需求快速生成圖像、影音內容,使得過往需要許多人力協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僅需由單一或更少人力即可完成。
在Google看法中,AI技術發展並非用於取代傳統人力,而是讓使用者能力進一步獲得提升,並且能讓AI技術協助縮短工作時間,讓使用者能以更具效率方式完成工作。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