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AI搜尋」害眾網站掉流量?官方否認:網頁獲得更高品質點擊行為

針對市場質疑科技業者大幅推廣AI應用服務,進而造成許多內容網站、部落格等流量大幅減少,市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製作研究報告,指出Google搜尋加入AI Overviews功能後,對整體網站流量帶來明顯衝擊。不過,Google搜尋業務負責人Liz Reid透過官方部落格迴應,表示搜尋導向網站的流量「相對穩定」,同時使用者點擊的「品質更高」,試圖爲外界對AI功能可能損害內容生態的疑慮提出不同觀點。

Liz Reid在部落格中表示,AI Overviews功能推出後,使用者的搜尋行爲變得更加頻繁,查詢內容也趨於複雜與多樣化,進一步帶動整體點擊次數與搜尋品質的提升,強調人們透過AI Overviews功能取得解答後,實際上會提出更多問題,因此也會看到更多頁面連結,讓網站有更多曝光與被點擊的機會。

不過,此篇聲明中並未附上任何具體數據或圖表來佐證上述說法,同時也未進一步說明受益或受影響的網站類型。Liz Reid僅提到部分網站確實流量下滑,但也有其他類型的內容流量增加,像是論壇、影音內容、Podcast,以及具原創聲音或第一手觀點的貼文,反而會獲得較多關注。

Liz Reid進一步指出,當使用者查詢像是「下次滿月是什麼時候?」這類簡單問答時,AI Overviews功能已經能提供即時回覆,自然會降低進一步點擊網頁的需求,但實際上與Google過去在搜尋中提供的知識圖譜 (Knowledge Graph),或是可直接顯示體育比分等彙整內容的卡片介面等功能類似。

但Liz Reid也強調,對於更深入或需要消費決策的查詢,多數人仍會選擇點擊進入網站觀看,以獲得更完整的資訊,而這類點擊的價值也更高。

只是這樣的說法,與皮尤研究中心研究報告的數據有明顯出入。該報告指出,當搜尋結果中出現AI Overviews功能彙整內容時,使用者點擊傳統搜尋結果的機率僅有8%,而未出現AI Overviews彙整內容時則有15%,甚至僅有約1%使用者會點擊彙整內容中的來源連結,甚至多數人在看完彙整內容後就會結束瀏覽行爲。

這樣的觀察也與Cloudflare執行長Matthew Prince先前的說法一致,指出來自搜尋引擎的導流正在快速萎縮。以數據爲例,10年前Google每爬兩頁內容,就會帶來一次造訪,但今年初這個比例變成6頁纔會算承擔次造訪,而到了今年六月更下滑至18頁纔算一次造訪,顯示搜尋引擎對內容網站的實質流量貢獻大幅減少。

儘管Google對外強調AI搜尋功能提升使用者體驗與點擊品質,卻未提供具體數據來佐證其正面影響。面對業界與研究機構的觀察結果,Google的說法究竟能否獲得廣泛認同,恐怕還需要更具體透明的資料與長期追蹤來驗證。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