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白皮書建議碳費緩徵 環境部堅持「如期上路」理由曝
工總今日公佈白皮書建議緩徵碳費2年,環境部迴應碳費制度仍將如期上路。(本報資料照片)
工總今日公佈白皮書建議緩徵碳費2年,環境部迴應,我國碳費制度以減量爲目的,設計優惠費率、高碳泄漏風險係數折扣,經統計,已有9成以上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劃,盼能適用優惠費率,顯示碳費驅動產業減碳,且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並非碳費收費對象。此外,現在也將關稅衝擊納入認列高碳泄漏風險事業的條件,正與經濟部研議,碳費仍將如期上路。
環境部表示,碳費制度今年正式上路,碳費徵收對象明年5月就要繳費,如果提出自主減量計劃,可適用每公噸100或50元優惠費率,如果屬於高碳泄漏風險事業,還有0.2的係數折扣。
環境部指出,經統計,已收到430廠自主減量計劃,佔收費對象9成以上,其中更有67廠、約16%申請較嚴格指定減量目標,顯見碳費制度已驅動產業減碳力道。
環境部也提到,明年繳交碳費企業約252家,其中僅7家是中小企業,換言之,絕大多數中小型製造業不是碳費收費對象,不應將碳費緩徵,作爲中小企業因應關稅衝擊的做法。此外,爲了因應關稅帶來衝擊,也將此因素納入高碳泄漏風險考量,目前正與經濟部研議中。
環境部強調,歐洲與亞洲領導國家均重申淨零轉型的目標,都未因國際政經挑戰而改變,全球供應鏈對減碳的要求也持續升高,綠色轉型腳步並未放緩,我國碳費將如期上路,會兼顧關稅衝擊,協助產業轉型升級。
工總白皮書提出同步實施臺版CBAM,環境部表示,國際間只有歐盟有明確CBAM法規,英國仍屬草案徵詢意見中,臺版CBAM推動規劃將參考歐盟作法,先從過渡期申報產品碳排放量開始,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完備相關法規後,正式啓動試申報,於2027年申報2026年納管產品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