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穩陣腳挺過川普關稅衝擊 本季營運將回溫

今夏時,重機具製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估算,2025年的關稅成本落在15億–18億美元。該公司在10月29日發佈強勁財報,將關稅成本的預期範圍縮小至16億–17.5億美元。。(圖/歐新社)

在美國總統川普多變的關稅政策下,全球工業巨頭如同坐上雲霄飛車,但美國產業主管表示,由於業者有時間可針對高關稅做調整,本季營運已逐漸擺脫亂局。

路透報導,有別於上半年的亂象,一些反映美國實體經濟走向的風向球產業,例如重機具、引擎製造商、營建業者,在強勁需求、削減成本、與漲價支持下,已擺脫川普關稅的衝擊。儘管未來幾季的展望仍有諸多疑慮,但產業主管指出,不確定性已消散。

伊利諾工具公司財務長拉森上週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確實,從成本,或是需求觀點出發…關稅已不再是頭號大事。」

路透分析在10月16日至31日公佈的財報,估算第3季關稅對全球企業的獲利衝擊約爲70億美元,遠低於第2季的162億–179億美元。

據LSEG彙整的資料,美國工業領域業者目前的營收年增速,爲2023年第1季以來最快。今夏時,重機具製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估算,2025年的關稅成本落在15億–18億美元。該公司在10月29日發佈強勁財報,將關稅成本的預期範圍縮小至16億–17.5億美元。

Easterly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夏克特表示:「整體來說,工業企業在面對不確定性與關稅變化方面,表現相當出色。」

爲抵禦低價跨境電商貨品喪失免稅地位的衝擊,物流巨頭優比速(UPS)與FedEx力行削減成本。不過,由於業務持續承受壓力,UPS今年已大幅裁減4.8萬名員工。

歐洲企業仍面臨挑戰。許多仰賴美國市場的歐洲公司,處境更艱難,原因是美方進口商因高關稅而減少採購。被視爲全球製造業風向球的瑞典軸承製造商SKF預估,短期需求仍疲弱,因客戶受關稅與不確定性影響而放緩採購。執行長古斯塔夫森表示:「若市場能恢復一些平穩與確定性,需求將回升。」

瑞典營建設備製造商HIAB則披露,受貿易緊張升溫影響,自2月中以來,訂單成長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