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頭2月成長1成 下半年遇川普關稅「變數大」
受惠AI需求熱,經濟部統計處公佈2025年前2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幅超過1成。只是好表現仍否延續一整年,經濟部認爲下半年川普對等關稅出爐將有「大變數」。(達志影像提供)
工業生產還是暢旺。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發佈2月工業生產指數呈雙位數動能,如合計2025年前2月,摒除春節未開工因素,年增幅仍超過1成,經濟部讚許「國內生產製造還是不錯」。但好表現到下半年卻可能變天,因爲川普對等關稅實施,讓我產線想持續暢旺「變數大」。
2月工業生產年增率是17.9%,拉出連12紅,主因是去年農曆春節落在2月,今年工作天數較多。但累計1至2月,摒除年節因素,仍較上年同期增加10.8%。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稱許「國內生產製造還是不錯」。動力來源是AI趨勢,這帶動臺灣伺服器、電子產品產線開工,預期這可助益整年。
目前統計處已預估首季製造業生產指數可年增到12.7%,持續雙位數成長,但這表現能否延續一整年,卻有很大不確定性。黃偉傑審慎說,是不是可以延續AI動能,還要看對等關稅最後是鎖定甚麼產品,畢竟川普政策仍不明,這讓下半年製造業生產「變數大」。
單純看前2月工業生產好表現,主要展現在「電子零組件業」與「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制品業」上,各年增近18%、30%。倒是傳統產業受市場供給過剩及海外同業低價競爭、部分車款零件缺料及客戶庫存調節,致「基本金屬業」、「化學材料及肥料業」與「汽車及零件業」都是負成長,汽車零件更減1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