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揪團 進擊智慧醫療
工研院宣佈攜手亞東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與奇美醫院,共同啓動「MedBobi 2.0整合平臺」,左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院長蔡明哲、亞東紀念醫院院長邱冠明、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金順、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陳繡琴。記者李珣瑛/攝影
醫護人力吃緊,工作負擔日益增加,工研院昨(21)日宣佈與亞東紀念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與奇美醫院共同啓動「MedBobi 2.0整合平臺」,幫助醫護人員從行政支援邁向臨牀判斷,將作業時間從30分鐘縮短至3分鐘,開創智慧醫療AI落地新模式。
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表示,2024年工研院研發出「MedBobi醫護聲易通」,今年升級爲「MedBobi 2.0」,以開放式平臺整合四家智慧醫療機構提供的臨牀語音資料,包括醫療術語、語調語氣與臨牀情境,提升AI對醫護語言的理解與迴應能力,成爲最接近現場的智慧醫護助理系統,輔助醫護人員進行臨牀判斷,減輕文書負擔,也是臺灣第一個以醫院臨牀語料與AI模型訓練的智慧醫療共創平臺。
研調機構Research Nester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醫療保健AI市場規模約爲497.1億美元,預計年複合成長率將超過45.3%,2037年超過6.4兆美元。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表示,目前醫護現場的行政紀錄工作需求龐大,醫護人員交班後還要補寫紀錄,希望讓AI語音轉文字幫助醫護人員自動摘要、輔助工作,成爲對現場有感的AI應用。
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金順指出,MedBobi 2.0結合生成式AI與智慧助理功能,讓醫療照護能更精準且有品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蔡明哲指出,繁重的行政流程和文書負擔,是醫護人員的工作痛點,希望MedBobi 2.0導入臨牀語意資料分析,提升決策即時性與精準度。
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陳繡琴則指出,文書作業負擔是影響醫護留任的重要因素。期望透過平臺導入,減輕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提高留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