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創新周 聚焦大南方
工研院舉辦「大南方產業轉型國際論壇」,聚焦產業合作與轉型應用。臺南市長黃偉哲(右五)、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左四)與院長劉文雄(右四)出席。 記者劉學聖/攝影
工研院52週年院慶,舉行「2025 ITRI Innovation week 工研院創新周」,昨(19)日於臺南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舉辦「機器人與無人機產業創新論壇」,聚焦從關鍵零組件到應用系統的研發與商業佈局。
臺南市長黃偉哲、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與院長劉文雄出席,宣佈以「大南方」爲核心,整合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與嘉義-屏東S廊帶,打造機器人與無人機產業鏈與示範場域,加速技術落地與產業升級,爲我國進軍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吳政忠指出,機器人與無人機是全球產業升級的重要動能。工研院深耕關鍵零組件、感測模組與邊緣AI技術,並透過跨域整合,建立「非紅供應鏈」。在臺南舉辦論壇,也是響應政府在南臺灣推動智慧機器人基地與無人機國家隊的政策,攜手在地產業共築具國際競爭力的生態系。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訂定「三晶二軟」藍圖,自主研發晶片與軟體,與國際夥伴合作推動關鍵模組在地化,推動技術落地與產業升級。
臺南市長黃偉哲強調,臺南將成爲AI與機器人研發重鎮,與南科形成完整的生態系。南科四期沙崙生態科學園區計劃已獲覈准,未來預計創造3.5萬個就業機會,年產值可達2.2兆元。
「機器人與無人機產業特展」與論壇同步登場,展出工研院與產業夥伴的最新成果,涵蓋從關鍵零組件到醫療、製造、物流與智慧城市等多元應用。亮點包括工研院研發「雞舍管理巡檢機器人」,使用國產晶片的農業自主移動載具,可即時蒐集雞隻影像與熱成像資料,協助經營者做巡檢與健康監測;以及福寶科技的穿戴式外骨骼機器人、盟立集團(2464)的智慧製造方案、璇元科技的長程電動無人機、誼卡科技的數位工程驗證及凌羣電腦的AI雲端管理平臺等。
工研院宣佈在臺南六甲成立「智慧機器人創新與應用研發中心」,將聚焦智慧工廠自動化、醫療、餐飲、物流及巡檢四大應用場域,並吸引國際新創與在地業者進駐,爲南臺灣建立完整供應鏈,加速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