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52週年…蕭美琴授證5新科院士 涵蓋半導體、生醫領域
副總統蕭美琴逐一聆聽工研院最新研發科技與應用。記者黃羿馨/攝影
工研院今舉辦52週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今年共有5位新科院士獲頒殊榮,涵蓋半導體、工程營造及生醫醫療領域。副總統蕭美琴授證時逐一向新科院士致敬,並感謝他們對臺灣的貢獻。她指出,工研院扮演產官學研關鍵平臺,讓臺灣人才技術與世界獲得連結。
蕭美琴致詞時表示,面對國際快速變化及諸多挑戰,不論是看到遠方的衝突或是面對地緣政治挑戰,以及全球貿易體系正在改變、重塑,這過程中雖看到風險,但過去臺灣總是在挑戰中創造奇蹟。
蕭美琴說,工研院剛創立時,臺灣在地緣、外交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石油危機也在經濟領域帶來新的困局,但也是在這些過程中,臺灣的造山者、工研院的夥伴異軍突起,創造也奠定今天經濟發展和工業基礎,因此她更有信心預期未來的奇蹟。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致詞時表示,工研院持續推動AI化與數位雙軸轉型,今年更首度舉辦創新周,整合過去成功的活動和前瞻議題,讓研發成功擴大與產業及國際互動,本週分別在新竹與臺南展開,涵蓋智權與新創、技術創新與成果展示,透過論壇與交流促進跨域合作、產業升級,期待能鏈結夥伴、深化合作。
5位新科院士也發表感言,臺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經濟部長、也是前臺積電董事龔明鑫也到場觀禮。臺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表示,臺積電與團隊突破技術瓶頸、開發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技術,並期許自己持續推動創新。
中鼎集團總裁餘俊彥表示,中鼎採用工研院技術,在南科打造全球首座將工業廢水再生回用至半導體制程的再生水廠,樹立了綠色工程典範。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表示,未來希望結合工研院、學術界、醫療界、產業界,發展精準智慧醫療、人工智慧、新藥開發,攜手打造全球領先的生醫產業。
臺積電前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提到,工研院培育了無數成功企業,對社會貢獻深遠;他認爲 AI 將帶來新一波產業契機,並深信工研院能統籌「晶片」、「資料中心」與「應用軟體,打造世界級平臺。
臺大醫療體系管理髮展中心主任暨臺大醫學院小兒科特聘教授倪衍玄則說,工研院結合生技、資通與AI,帶來難以取代的競爭力,期望工研院繼續扮演領頭羊角色。
工研院創新周自9月15日起連續5天舉辦,從院士會議、2035跨域創新、智慧醫療、南方產業轉型到機器人&無人機論壇,匯聚國內外專家剖析科技趨勢。期間同步舉辦智權新創周,以智財策略結合新創能量,鏈結全球市場機會。亦推出價值創新 ITRI 前行技術特展,展示「AI 百工百業亮點技術,呈現創新如何落實於產業與社會。
副總統蕭美琴逐一聆聽工研院最新研發科技與應用。記者黃羿馨/攝影
工研院今舉辦52週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今年共有5位新科院士獲頒殊榮,涵蓋半導體、工程營造及生醫醫療領域。記者黃羿馨/攝影
臺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左)與副總統蕭美琴(中)均出席工研院52週年院慶。記者黃羿馨/攝影
工研院今舉辦52週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今年共有5位新科院士獲頒殊榮,涵蓋半導體、工程營造及生醫醫療領域。記者黃羿馨/攝影
工研院今舉辦52週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今年共有5位新科院士獲頒殊榮,涵蓋半導體、工程營造及生醫醫療領域。記者黃羿馨/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