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改善推動製造業指標回升

近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數據顯示,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49.7%,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上升。這表明我國製造業景氣水平正在持續改善。

從需求側看,今年二季度以來,受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影響,我國製造業運行短期有所波動。進入6月份,隨着外部干擾因素影響減弱,製造業迴歸正常運行軌道,經濟內生動力持續釋放,市場需求整體止降回升,新訂單指數爲50.2%,在連續2個月運行在50%以下後回到擴張區間。製造業出口也逐步恢復,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2個月上升。從供給側看,在需求回升帶動下,企業生產活動保持穩定擴張,企業原材料採購活動也相應擴張,採購量指數在連續2個月運行在50%以下後回到擴張區間。

目前,製造業供需兩端都在逐步改善,特別是以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爲代表的新動能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爲製造業生產活動整體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撐,這也進一步印證了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雖有波動,但穩中向好趨勢日益明顯,展現出較強增長韌性。

持續提高製造業競爭力,還要做好多方面工作。要強化創新賦能,以傳統產業改造爲例,不能簡單將其當成“低端產業”一退了之、一關了之,而是要推動工藝、技術、裝備升級,以創新之鑰打開新質生產力大門。通過高質量科技供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由此形成更具安全韌性、更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還應強化政策落地。比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不久前宣佈,將在30個左右具備條件的城市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試點。此舉旨在探索產業升級與就業促進相互聯動的新路徑。因此,試點城市要有序開展工作,推動取得發展實效。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基礎上,更要着力推動穩投資、穩外貿、促消費等一系列政策充分落地顯效,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作者:毛同輝 中國經濟網供稿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