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被指未經授權批量開通養老金賬戶陝西金融監管局:機構應守牢合規操作底線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有網友表示工行西安太華北路支行和社區居委會簽訂《批量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協議書》後,在其全程不知情、未授權的情況下開通了個人養老金賬戶。該網友已將此事反映至當地信訪、紀檢部門,希望相關部門對柏樑社區、涉事銀行工作人員是否存在違規違紀行爲進行調查。根據監管部門調查,開戶資料中未見其本人簽署的授權委託書。

在此期間,他還將工行太華路支行(工行太華北路支行上級行)起訴至西安未央區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西安未央區人民法院確認了郝予安曾在工行西安灃東分行開立二類賬戶,工行西安太華路支行與柏樑社區簽訂過《協議書》以及工行西安太華北路支行根據柏樑社區提供的郝予安個人信息,爲其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等基本事實。一審判處工行西安太華路支行支付原告經濟損失5000元。對此,記者致電工行西安太華北路支行詢問,工作人員表示暫不清楚具體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涉事銀行辯解說爲原告開立養老金賬戶,不會對原告造成任何不利影響,且該賬戶銷戶後,對原告亦不會產生任何不利影響,而且原告一要求,就把他的養老金賬戶關閉了,因此自己並無任何侵權行爲。

對此,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工行這樣的辯護說辭,讓人瞠目結舌。銀行開設任何賬戶,都得經過客戶的同意,這是原則問題,不是說反正對客戶沒什麼壞處,銀行就有權力隨便給人開賬戶的。銀行違規操作,還揣着明白裝糊塗,這很讓人懷疑,區區5000元的賠償,是否能讓它吸取教訓。

此外,投資快報記者關注到,近期多地傳出個人養老金賬戶被銀行“偷偷開通”後,首度有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就此明確表態。1月27日上午,陝西金融監管局發文稱,已經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銀行機構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事項的通知》,進一步規範銀行機構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工作,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陝西金融監管局明確指出,(銀行機構)應嚴格執行賬戶管理規定,守牢合規操作底線。督促各銀行機構遵守相關監管規定,嚴格落實個人賬戶實名制要求,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同時,加強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築牢信息安全防線。指導各銀行機構規範對金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管理和使用,不得未經授權擅自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提供產品或服務,築牢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