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出手!緊盯重點車企支付賬期問題
記者丨冉黎黎
編輯丨陳潔
7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全國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投訴平臺”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業關於重點車企踐行貨款支付週期承諾和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力等問題(建議)的反映,協調相關方面推動解決。
該窗口主要受理4類問題(建議):一是重點車企未踐行60天支付期限承諾,在採購合同中約定的付款期限超過60天;二是重點車企設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時間、無正當理由拖延出具檢驗或驗收合格證明等方式變相延長支付期限,以及以收到第三方貨款作爲支付條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項;三是重點車企強制或變相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四是重點車企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力的其他問題。
據瞭解,近期,一汽、東風、廣汽、賽力斯等17家重點車企陸續作出“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的公開承諾,社會反響良好,相關承諾如何進一步落實兌現備受社會關注。工業和信息化部此次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旨在受理中小企業有關問題(建議),推動重點車企改進管理流程、優化支付方式,將《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落在實處,切實履行賬期承諾,惠及廣大中小企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17家重點車企就對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作出承諾之際,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便表示,支持整車企業切實踐行有關承諾。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供應商和整車廠都承諾“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但實際上,關於“60天”存在很多不同說法。“比如,付款起始時間如何界定等問題含糊不清,一些整車廠常稱其客戶未付款,所以無法支付給供應商,這實際上都是變相拖欠的行爲。”
紀雪洪表示,“可見,工信部的‘支持整車企業切實踐行有關承諾’並非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在切實採取行動確保車企的承諾能夠真正兌現,這對保護供應商,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權益非常重要。”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舉有利於督促重點車企積極處理欠賬,縮短賬期,從而緩解汽車供應鏈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要起到更好效果,還需要出臺一攬子賬期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還將指導行業機構研究制定汽車行業結算支付規範,推行合同範本,進一步規範汽車企業供應商貨款支付流程,推動構建“整車—零部件”協作共贏發展生態,促進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SFC
出品丨21財經客戶端 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丨金珊 柳潤瑛 實習生鄭瑩瑩
21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