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蒼穹」古籍特展登場 南瀛天文館×國圖展現跨文化光華
▲南瀛天文館推出「共享蒼穹」中文古籍特展,呈現跨文化知識脈絡。(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國家圖書館與南瀛天文館攜手推出「共享蒼穹:中文古籍與文化交流的世界」特展,自2025年11月8日起至2026年1月4日於南瀛天文館星象館2樓展出,展覽以珍稀古籍、跨文化研究成果結合沉浸式多媒體,呈現漢字起源、文明交流及知識傳播的歷史脈絡,帶領觀衆穿越千年閱讀文化。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古籍承載前人智慧,是文化傳承與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礎。中文古籍在文明發展中不斷跨越地域限制,連結亞洲各地的思想脈絡,使知識得以延續;而漢字作爲東亞共同語言,更形塑了跨文化理解與相互尊重的基礎。
文化局長黃雅玲說,此次展覽精選涵蓋地理、醫學、文學、宗教等領域的重要典籍,內容映照古人思想脈動,也勾勒出社會發展軌跡。透過古籍的展示與解讀,觀衆可一窺漢字如何隨貿易、宗教與學術往來不斷擴散,並在不同地區開枝散葉,形塑跨文化交流的知識網絡。
南瀛天文館表示,「共享蒼穹」展覽以「從書頁到星空」爲主軸,讓觀衆在天文場域中重新理解文字的力量,感受古籍所折射的文明光華。展覽期間歡迎民衆前往參觀,一同走入千年知識與文化交流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