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視評丨不能放任“減肥訓練營成魔鬼訓練營”
報名前打的是“高效瘦身”“度假式減肥”“未達目標可全額退款”等旗號,報名後卻發現宣傳的“百畝奢華營地”縮水成了兩間會議室改造的健身房、“一對一輔導”根本做不到,而所謂的“簽約減重”“無效退款”,則是通過模糊條款、情感施壓等手段拒絕履約……這樣的減肥訓練營,你還敢報嗎?
近年來,隨着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各類減肥訓練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以主打“營養用餐+酒店式住宿+科學鍛鍊”的全封閉減肥模式吸引消費者。然而,據近日《法治日報》報道,個別減肥訓練營存在虛假宣傳、合同陷阱、安全隱患等亂象,讓不少懷揣“瘦身夢”的消費者非但未能達成減重目標,反而陷入了健康與經濟的雙重困境。
減肥訓練營成了“魔鬼訓練營”,某種程度上是一些減肥機構利用部分人羣的體重焦慮和對健康減重的認知不足,佈下的消費陷阱。報道中提到的種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爲,不僅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損害了市場的誠信基礎。
從個人層面來說,有減重需求的消費者應理性看待減肥宣傳、簽訂合同前確認條款細節與相關資質,不要“胖”急亂投醫,其家庭成員也要幫忙把關;從社會層面來說,要嚴厲打擊虛假宣傳,規範減肥市場秩序,要普及體重管理知識,避免宣揚單一審美,呼籲人們養成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如今,“體重管理”不光是個人小事,也是國家大事。國家衛健委等16部門於去年聯合發佈了《“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出,發揮專業技術優勢,規範體重管理服務模式。這爲相關行業的規範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一方面,其強調專業醫療和健康管理機構應在體重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避免非科學手段的濫用;另一方面,其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對商業減肥服務的監督,防止虛假宣傳和違規操作。隨着相關內容的逐步落地,不規範的“減肥訓練營”的生存空間應該會被進一步壓縮,有減重需求的消費者的權益也有望得到更好保護。
讓健康回歸本真,要從改變個人的認知開始,也要從制度建設上發力。唯有如此,健康才能真正與美好生活同行,成爲滋潤生命的長久源泉,健康管理行業和企業才能向着更專業、科學、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