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股價再創新高,銀行股還能繼續投嗎?

工商銀行近期股價表現強勁,A股和H股在2月13日均創歷史新高,分別收於6.96元/股和5.63港元/股。此外,2月13日6家國有大行A股紛紛收漲,國有大型銀行板塊(申萬二級行業分類)收漲0.57%。市場普遍關注驅動銀行股創新高的原因以及板塊的未來走勢。

公開披露的信息中,平安集團及旗下子公司自2024年12月以來持續增持在港上市銀行股,幾度觸發舉牌行爲。市場分析認爲,險資偏好銀行股的主要原因在於不管是A股還是港股,銀行板塊的股息率普遍較高,如銀行ETF華夏(515020)跟蹤的中證銀行2024年股息率爲4.83%,港股通金融ETF(513190)跟蹤的指數,2024年股息率更是高達6.34%。在低利率環境下,這類資產的性價比凸顯,吸引險資、社保等長期資金持續流入。

另外,銀行業的業績也相對穩健。截至2025年2月,已披露業績快報的13家A股上市銀行中,12家歸母淨利潤實現正增長。同時,銀行板塊的估值也有一定優勢。銀行ETF華夏(515020)跟蹤的中證銀行市淨率0.66,仍處於破淨狀態,且位於近10年33.92%的分位點。

去年底的政治局會議中,貨幣政策方向時隔13年,由“穩健”改爲“適度寬鬆”,逆週期調節政策發力可能緩解銀行息差壓力,優化負債成本,推動基本面溫和改善。所以有機構認爲,銀行板塊的估值有望在2025年逐步修復,再疊加板塊高股息特性,仍會是長期資金配置的核心標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