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黨表現出色 星邁一黨半新局

工人黨延續2020年氣勢,整體得票率比上一屆出色,使新加坡逐漸浮現「一個半政黨」的政治格局。圖爲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中)出席記者會。(路透)

新加坡第選舉3日落幕,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一如預期,成功守住政權。然而,反對黨工人黨(WP)同樣表現堅挺,延續2020年氣勢,在部分激戰區和執政黨的得票率相差不遠。工人黨整體得票率比上一屆出色,意味着它作爲國會第一大反對黨的地位更上一層樓,使新加坡逐漸浮現「一個半政黨」的政治格局。

工人黨這次派出的候選人素質表現亮眼,絲毫不輸資源豐沛的人民行動黨候選人,甚至有些地區更勝一籌。本屆大選中,最受矚目的焦點戰場「榜鵝集選區」,副總理顏金勇從蔡厝港轉戰此地,對上工人黨四位主力候選人,儘管最後由執政黨以55.17%略勝,但工人黨以44.83%得票緊咬不放,差距比預期小,顯示該黨在東北部選民間的根基不容小覷。

4日凌晨公佈的大選成績顯示,工人黨在本屆大選贏得10個國會議席,並獲得兩個非選區議席。守住後港單選區,得票率爲62.17%,比上屆61.21%進步;盛港集選區得票率爲56.31%,比上屆多4個百分點;阿裕尼集選區得票率59.68%,幾乎與上屆的59.95%持平。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反對黨方面很明顯有些整頓。他說,工人黨「不單保住現有的選區,還在一些選區增加得票率,表示選民對工人黨有一定的信任」,其他反對黨,尤其是小黨,似乎逐漸被邊緣化。

星國人經常說,希望見到反對黨整合。對此,莊嘉穎指出,整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跨黨派合作,另外一種則是合併,「或許新加坡政壇正邁向後者」。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藍平兒則告訴星媒,盛港集選區支持率上升,說明選民願意再給工人黨機會,讓它可能發展成後港和阿裕尼那樣,作爲工人黨的穩定票區。儘管榜鵝集選區的結果令支持者感到失望,但總體結果來看,其實還不錯,可在下次選舉爭取到更大委託。

他指出,「長期來看,未來將形成一個大黨和一個小黨的格局。其他政黨都基於某個黨員的個人魅力,只有工人黨成功實現了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