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黨新黨魁「不一定當選日本首相」! 今年出現1關鍵變數
▲石破茂確定下臺,自民黨將於10月4日舉行新任黨魁選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王佩翊/編譯
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宣佈辭去自民黨總裁職務,等於同時卸下首相一職,並表態不會參加下屆黨魁選舉。自民黨大選將於10月4日登場,共有5人登記參選。然而根據慣例,由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參衆兩院皆持過半席次,因此通常自民黨魁就能成爲日本首相。但現如今執政聯盟在兩院都未持過半席次,究竟選出的新自民黨總裁最終是否能在國會投票中順利成爲首相,也成爲各界關注的重點。
按照往例,由於執政聯盟以前在參衆兩院皆持有過半席次,因此自民黨新任總裁選出後,會透過臨時國國會組成的總理大臣指名選舉,再由參衆兩院投票指名成爲日本新首相。
如今石破茂宣佈下臺,自民黨5名議員力爭黨魁之位,然而外界關注的焦點在於,自民、公明執政聯盟已連續在2024年10月的衆議院大選與今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失利,在兩院均未獲得過半席次。在這種情況下,新選出的自民黨總裁是否仍能在國會投票中順利成爲首相,也成爲未知數。
目前衆議院464席中,自民黨拿下196席、公明黨僅24席,合計220席,低於過半所需的233席。這也是自2009年民主黨政權誕生以來,執政黨席次首次低於半數。相較之下,立憲民主黨席次由98席大增至147席。
參議院方面,自民黨有100個席次、公明黨21席,合計121席,也同樣低於半數。這是自民黨自1955年建黨以來,首次在參衆兩院同時淪爲少數執政,由在野黨把持多數席次。
依照制度,首相指名選舉若首輪無人過半,將由得票前兩名進行決選。這意味着,在野黨能否團結合作,成爲左右政局的關鍵。如果在野黨分票,反而可能讓自民黨新總裁保住首相寶座。
2024年的首相指名選舉中,立憲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就曾試圖與其他在野黨合作,但遭遇日本維新會和國民民主黨消極迴應,導致效果有限。最終仍是由石破茂在決選中以221票擊敗野田的160票成功當選,許多無效票則被認爲是因爲小黨各自投給自家黨主席。
今年情勢仍可能重演,野田在廣播節目上強調,不一定要由他出馬,但是在野黨應該要先共同凝聚共識。他直言,「如果沒有協調,政府就沒有緊張感。」呼籲各在野黨至少應事先對合作方向達成共識,明確彼此的政治目標。
立憲民主黨時任幹事長小川淳也曾強調,不應該輕易把首相寶座拱手讓給自民黨新任黨魁,如果在野黨願意齊心協力,理論上是有可能實現政權更替的。
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則明言,將公開要求黨內議員在首相指名選舉中支持自己。
若依照目前席次推算,衆議院第一次投票必然無人過半,最終仍是自民黨新總裁與最大在野黨進行決選。然而,如果小黨堅持投給自家黨首,勢必產生大量廢票,讓在野陣營實際票數不足,自民黨仍佔上風。參議院也面臨相同情況。
因此,雖然自民黨失去兩院多數,但在首相指名投票中,新任黨魁大概率仍將當選首相。唯一的變數是,如果右派色彩鮮明的高市早苗出線,可能引發與公明黨的矛盾,導致執政聯盟瓦解,但外界認爲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相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