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FOF上週全部實現正收益 多隻產品單週收益率超過4%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葉峰

上週,隨着A股市場反彈,權益類FOF的表現轉好,投資勝率高,多隻基金單週收益率超過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儘管軍工、機械、有色金屬等行業是上週表現較好的板塊,但業內對於醫藥行業的投資機遇依然寄予厚望,且從目前的基金髮行來看,不少是重點關注醫藥投資的產品,未來增量資金可期。

FOF重回高勝率節奏

上週,公募FOF單週業績出色,所有基金均實現正收益。其中,部分產品單週收益率超過4%。

提及高勝率,權益類FOF的表現時好時壞,特別是在前一週出現調整後,許多基金回撤較大,不過,在上週市場反彈過程中,沒有任何一隻FOF出現負收益。這在過往單週業績總結中極其罕見。

國泰行業輪動A上週表現較好,周累計收益率錄得4.25%。今年二季度報告顯示,該基金重倉永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國泰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以及國泰中證動漫遊戲ETF等,這些基金都在近一週表現出色,部分基金周業績接近1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週,寬基指數方面,上證指數收於3635.13點,上漲2.11%,深證成指收於11128.67點,上漲1.25%,創業板指收於2333.96點,上漲0.49%。板塊方面,國防軍工、機械設備、有色金屬板塊表現較好。

有觀點認爲,當前的權益市場火爆是基於流動性的充裕而來。例如,當前的A股融資餘額已經升至2萬億元,槓桿資金的活躍加劇投資者對本輪行情的認知。

也有分析指出,融資餘額創新高對市場的帶動效果有限。國金證券的研報分析指出,隨着兩融標的不斷擴容,融資餘額本就存在中樞不斷擡升的趨勢,事實上兩融餘額佔全A流通市值比重始終平穩,相較2015年存在不少距離。當下融資交易額的活躍確實是市場情緒提升的重要標誌,但並不應該作爲對市場“定性”的依據。

部分投資方向熱度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市場多個行業出現明顯復甦跡象,如醫藥、地產以及順週期資源性行業等,它們或基於政策扶持,或是週期拐點出現,都較此前經營預期有了更多想象空間。

尤其是醫藥生物行業,儘管年內漲幅已不小,但不少觀點認爲,依然沒有完成估值修復,特別是在一些機構調研的統計中,此類公司備受機構關注,同時也是公募FOF二季度重倉基金中重點配置的基金主題方向。

根據公募排排網統計,上週共有129家公募機構參與到A股調研活動中,調研覆蓋到1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62只個股,合計調研次數達498次。醫藥生物行業個股受到公募機構調研青睞,該行業中,泰恩康、九洲藥業和華特達因3只個股入圍前十,依次被調研40次、16次和15次。

有業內人士表示,醫藥、創新藥屬於高度專業化的領域,一般投資者很難準確分析企業的潛力,因此通過基金間接投資的風險更可控。

今年以來,國內醫藥,特別是創新藥企業不斷釋放重大簽約利好消息,帶動市場相關板塊走強,公募基金相關主題產品也受到投資者的積極關注與參與。今年二季度,不少公募FOF加倉或新進重倉醫藥主題基金。

近期,醫保局明確提出,“集採不再簡單地以最低報價作爲參考,同時,對於報價最低的中選企業,要公開說明報價的合理性,並承諾不低於成本報價”,集採規則仍在不斷優化中。

對此,永贏基金儲可凡表示,對於醫療器械而言,近些年集採不斷擴面,一些尚未集採的品類潛在的降價壓力成爲壓制板塊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醫保局明確表態不再追求最低報價,要求參與集採企業科學報價,對無序的價格競爭形成糾偏,有利於醫療器械企業維持合理的銷售價格與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