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銀警示帳戶增幅趨緩 最低不到兩成

根據統計,近四年來各家公股銀警示帳戶數年增幅大多落在3成到5成左右,截至2024年底警示帳戶數增幅較高的包括兆豐銀行、臺灣企銀皆各逾4成,增幅最低的是第一銀行不到2成。

就2021年至2024年間警示帳戶數增幅來看,除臺灣銀行外,其他7家公股銀增幅均已陸續趨緩。然而若與全體國銀(含郵局)平均水準相比,僅2022年底臺銀、合庫銀行、彰化銀行及2024年底一銀增幅低於民營銀行與郵局,其他公股銀增幅都高於平均。

進一步統計至2025年3月底,八家公股銀警示帳戶數年增幅皆較2024年底放緩,其中一銀警示帳戶數更較2024年底略減13戶;八家公股銀警示帳戶數合計共4萬2,206戶,與2024年同期相比增幅依序爲兆豐銀39.18%、土地銀行34.2%、臺企銀31.35%、華南銀行31.18%、合庫銀31.01%、臺銀30.25%、彰銀26.01%、一銀6.66%。

同期間全體國銀(含郵局)警示帳戶數增幅爲19.38%,同樣除了一銀以外,各公股銀增幅仍高於同業平均水準。

對此,財政部國庫署指出,爲因應近年警示帳戶數增加情形,各公股銀皆已採取多項帳戶管理強化措施,包括精進開戶審查 、運用科技偵測異常態樣及實施相關檢討機制等;而財政部除提示各公股金融事業應配合政策精進相關防詐措施外,亦邀請檢察官演說相關實務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