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銀減碼臺股 汰弱換強

公股銀近二週執行汰弱換強策略,部分獲利了結,稍微減碼臺股。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公股銀臺股操作策略跟看法

公股銀在臺股近期位於高檔,且國安基金宣示持續在場內,在關稅稅率將公佈、股利發放旺季將過的二大因素下,近二週執行汰弱換強策略,部分獲利了結,稍微減碼臺股,主要策略就是賣大於買,未來將持續找尋合適標的進場。

公股銀高層評估,將於個股除息後,視個股產業展望及股價走勢適當調整以持盈保泰。此外,也會酌量提高防禦型股票比重以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機動調整投資組合。現在持續看好臺股後市,但因近期臺股漲幅較大、波動劇烈,加上股利發放旺季開始進入尾聲,因此將會啓動換股操作的策略,希望能買進下半年,甚至明年展望更佳的股票。

公股銀持續看好AI,後續的人型機器人、AI Agent以及邊緣AI等題材,皆顯示AI產業發展前景正面,預期臺灣相關供應鏈可望持續受惠本次科技革命浪潮,加上相關企業財報、財測皆相對的正面。不過,後續仍然要關注川普關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新臺幣匯率走勢以及企業後續的財報表現。

第一銀行規劃,近期美國陸續公佈最新對等關稅稅率,短期恐造成全球股市動盪。爲控風險將伺機調整可能受影響的產業佈局,將酌量提高防禦型股票比重以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機動調整投資組合;華南銀行操作以追求長期穩健獲利、低波動,並適時來回操作具競爭力且較不受景氣波動影響的優質標的。

整體來看,臺股短線儘管可能震盪,但中長線仍正向看待AI,盤面短線震盪不影響中長線多頭看法,長線上,AI仍是2025年的成長主旋律,因此選股上仍以有成長動能的產業爲主,持續關注關稅動態變化之外,目前以AI相關展望最明確,成長性也最好,今年有成長動能的企業將是持續關注的對象。

傳產股短線留意造紙、玻璃 陶瓷、塑膠、鋼鐵、生技等表現強勁的族羣,中長線仍舊爲原物料、車用、綠能重電成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