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醫計畫重啟 醫界氣炸「政府出爾反爾」

衛福部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劃」,消息一出,引起醫界反彈,醫師公會全聯會、基層醫師公會均反對此計劃重啓,批評石崇良一上任就打臉行政院先前決議,出爾反爾的政府該如何向醫界交代,要求終止清華、中山、中興等三校學士後醫系招生。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出聲明,強調衛福部於二個月前公開此計劃於本年度屆期後終止並不續辦,現又宣稱續推計劃,前後矛盾,形同自我否定,動搖政府政策的公信力。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反對重啓公費生計劃,他表示,民國八十八年迄今,公費醫學生員額均採獨立計算,不在一三○○人計算範疇中,但第一期計劃公費生從民國一○五年招生,實施至今,並未改變偏鄉缺醫師的問題。

周慶明表示,國衛院於一○八年提出「西醫師人力發展評估計劃」報告中提及,即使自民國一○八年起,不再增設醫學系,但離開職場與新進醫師的人數差距持續擴大,預估一一九年每年仍淨增一四五五名醫師,醫師總供給人數累計達六萬一○○○人。

該報告指出,城鄉醫師人力分佈失衡、科別間的失衡,這與是否增設醫學生名額並無直接關聯,應迴歸政策,增加獎勵誘因。

基層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應然指出,今年六月底行政院找來教育部、衛福部開會,最後拍板決議每年醫學生員額不得超過一三○○人,且所有醫學生均統一計算,不得將公費生額外計算,如果中山、中興以及清大等三家學士後醫系繼續招生,需從其他醫學院調度招生員額,不可重啓「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劃」,讓員額突破一三○○人。

林應然表示,石崇良一上任就惡搞醫界,重啓「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劃」,打臉行政院,該如何對醫界交代,如此做法嚴重傷害政府威信,政府應說話算話。

林應然指出,石崇良可能認爲增加公費生,就可填補偏鄉或急重難症科別的人力,但這完全搞錯重點,偏鄉或急重難症科者人力不足,並非沒人,而是待遇不佳,與其增加醫學生員額,不如想方設法增加偏鄉或急重難症科別醫師的福利待遇,降低醫學生一畢業後就往醫美診所跑的機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