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諜案頻傳 國防部:中共利用5管道4手法全面滲透

近期國軍內部共諜案頻傳,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21日邀請國防部等專案報告,根據國防部送達立法院的書面報告指出,中共滲透利用黑道幫派、地下錢莊等5大管道,並透過退役拉攏現役、網路勾聯、金錢利誘、債務脅迫等4大手法,全面對臺軍事單位進行滲透。

近期國軍內部共諜案頻傳,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21日邀請國防部、憲兵指揮部、資通電軍指揮部就「共諜滲透、機敏資訊泄漏等國安事件及忠誠安全查覈機制,提出檢討報告及防制措施」進行專題報告。

根據國防部送達立法院的書面報告指出,分析近期共諜態樣,中共滲透利用黑道幫派、地下錢莊、掩護公司、宮廟團體、民間社團等5大管道,並透由退役人員拉攏現役官兵、網路勾聯、金錢利誘、債務脅迫等4大手法,全面對臺軍事單位等進行滲透,企圖取得國家機密資訊,以及在臺發展共諜組織與內應網絡。

國防部表示,統計2011年1月至2025年3月,國防部偕同司法機關共同偵辦國安案件,其中87.5%爲官兵主動檢舉反映,顯見保防教育已收成效。國防部依國安聯防機制掌握涉諜情訊,經查屬實,採即搜即辦原則,同步通報國安局整合司法機關共同偵處,研採管控措施降低損害。

國防部指出,爲了解派任職務或承辦涉密業務人員安全顧慮,國防部依派任機敏職務或涉密等級範圍,結合「從事及參與國防安全事務人員安全調查辦法」及作業實需,研擬國軍涉密人員安全調查作法,建立全員「接密資格認證」機制。

國防部表示,依密、機密、極機密及絕對機密的涉密等級辦理查覈作業,查覈項目計有是否涉犯品德及違紀犯法等不良紀錄,並函請相關部會針就財稅、戶政及境管等項協查,審查官兵有無接密危安顧慮,查覈結果建儲國軍電子兵資系統,做爲後續人事派職參據。

國防部指出,每3年定期辦理涉密安全調查,受調查人於效力存續期間,倘因不良事實涉犯查覈基準限制條件,則由各權責單位檢討辦理卸除接密作業,降低泄密危安風險。受查人若因接密等級提升、職務異動、晉升或將派赴專案任務者,由保防部門依查覈項目及審認基準,實施不定期涉密安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