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觀察:對美敞口有限,海外產能佈局成關鍵
近期美國對工程機械產品加徵的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關注。根據最新數據,國內對美出口工程機械的綜合關稅已提升至79%(疊加25%+20%+34%),直接出口成本顯著增加。不過,主要工程機械企業的美國市場敞口普遍較小,疊加海外工廠的提前佈局,整體風險可控。
美國市場敞口有限,風險整體可控
從行業數據來看,國內工程機械主機廠對美業務佔比普遍較低。三一重工北美市場敞口約爲3%(對應營收20億-30億元),恆立液壓北美敞口約5%(約5億元),中聯重科、徐工、柳工及山推股份的北美敞口均不足2%。這一結構使得關稅直接影響相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若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對美國關稅政策採取反制措施,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可能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例如,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持續增長,中國品牌憑藉性價比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份額。
此外,部分企業的海外工廠佈局已形成“產能替代”能力,可有效規避關稅壁壘。例如,三一重工在北美地區的工廠投產後預計年產能將達2000臺以上(約10億元),足以覆蓋當地需求;恆立液壓北美工廠年產值約3億-4億元,並計劃在當地生產行星絲槓等關鍵部件。
海外工廠佈局加速,產能轉移應對關稅
針對關稅政策,工程機械企業的應對策略主要集中在北美及墨西哥、巴西等關稅豁免或稅率較低的地區。
北美工廠直接覆蓋需求:三一重工和恆立液壓是少數在北美設有生產基地的企業。三一北美工廠未來產能可覆蓋當地市場需求;恆立液壓則通過本地化生產液壓件,降低關稅對成本的影響。
墨西哥工廠享受關稅豁免:墨西哥作爲北美自貿區成員,成爲企業佈局的重點。恆立液壓墨西哥工廠年產值預計提升至30億-40億元,產品涵蓋液壓件和絲槓;中聯重科在墨西哥的高機工廠已於2024年第三季度投產,年產值超10億元。
巴西與土耳其承接新興市場:中聯重科在巴西、土耳其的工廠合計產能超30億元,覆蓋起重機、高空作業平臺等多類產品;柳工巴西工廠自2015年投產以來,已實現全系列工程機械產品的本地化供應。
綜上,儘管美國關稅政策短期內擡高了出口成本,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憑藉較小的美國市場敞口和前瞻性的海外產能佈局,有效分散了風險。未來,全球化戰略的深化將成爲行業競爭的關鍵要素。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