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國軍城鎮戰的3建言
後備部隊射擊訓練 國軍「漢光四十一號」演習九日登場,桃園後備役受召人員進行射擊訓練。(路透)
國軍「漢光四十一號」演習實兵演練九日至十八日登場,從五天四夜延長到十天九夜,並納入持久戰想定和城鎮韌性演習,模擬共軍登陸臺灣且成功建立基地後,分區進攻各都會區與主要城鎮;同時動員二萬二千名後備軍人參演,創史上最長、最大規模記錄。
易言之,此次漢光演習時間特別長,並且聚焦西部三都城鎮韌性演習,咸信城鎮作戰科目演練將是重點所在。進一步說,臺灣本島約有七成面積是山地森林,其餘三成乃城鎮樓房,臺灣西部濱海地區更是城鎮密集,未來臺澎防衛作戰必將發生以城鎮戰爲主的作戰模式。目前雖然有美軍教官百餘人駐臺協訓國軍地面部隊,惟美軍在海外城鎮戰的實戰經驗,以採攻擊戰術與戰法居多,未必切合臺灣城鎮防禦作戰之實需,因此筆者認爲下列事項仍須補強。
首先是強化官兵心志韌性及近戰搏鬥技能。城鎮作戰的特質乃軍人面臨重大身心挑戰,這是一個彙集極端危險、瞬息萬變、混亂狀況與不確定性於一體的環境,故每位官兵都須具有臨險迎戰的心志韌性。在遂行逐屋近戰肉搏的過程中,倘若官兵具備專精的射擊與刺槍術戰技,在短兵相接戰鬥時較有勝算。
其次,儘速籌獲進行城鎮戰的單兵新銳裝備。國軍在以城鎮戰爲主的縱深防禦階段,無可避免將面對共軍具有城鎮戰專長的部隊。共軍打巷戰的班級部隊爲十二人,其武器配備有九五式突擊步槍一把、卅五毫米榴彈槍一具、霰彈槍二把(射破木門及薄牆)、一九一型精準步槍一把、九亳米衝鋒槍二把、一九一型突擊步槍二把、五點八毫米輕機槍一挺、七點六二毫米狙擊步槍一把、十二點七毫米重型狙擊槍一把,近戰火力極爲強悍;反觀國軍打巷戰的班級部隊爲九人,其武器主要是以T91戰鬥步槍、T75班用機槍爲主,兵力及火力都亟需加強。
第三,城市地面設施及地下隧道應作體系化的戰場經營。一座城市有數不清的大街小巷及四通八達的地下隧道,攻方縱使欲封閉城市談何容易?且所需的兵力實在太大;一旦戰鬥開始,大街小巷地面各種建築物,與其它地下隧道的地形地物,都對了解自己城市的防守者有利。故對守方來說,平時應預先做好體系化的戰場經營措施,並勤於演練晝(夜)間的伏擊戰法,戰時俾能以奇襲火力,在驟然間消滅敵方一支巡邏隊或特遣部隊。
基此,臺灣軍方在城鎮戰的防禦整備上應汲取上述建言,據以策訂本身所需的城鎮戰戰術、戰技與程序準據,於平時演習中加強城鎮戰的實作模擬演練,並規畫接近實戰的測考基地和驗證標準,方可提升基層部隊戰時的城鎮作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