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素人並肩奔馳賽道

12名賽車手,左起林永程、江世傑、楊博崴、程志熙、黃嘉雯、陳柏邑、王翊帆、廖培鈞、謝坤廷、邱銳、周翼騰、李政和。(和泰汽車提供)

李政和希望能將參加賽車的經驗完整分享給學生。(吳鬆翰攝)

邱銳認爲Corolla Cup 2025統規賽是非常專業的比賽。(吳鬆翰攝)

「TOYOTA GAZOO Racing Corolla Cup 2025統規賽」徵選期間吸引超過800人報名,歷經書面資料初審、實體說明會、賽道測時與現場訪談等多重關卡,最後決選出12名參賽選手,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學生、工程師、媒體人、KOL、汽車相關產業員工、長照業、公司負責人還有偏鄉國小的志工老師,不僅落實全民參與的精神,更爲全民賽車文化打下基礎。

本報首站比賽期間近距離接觸兩名賽車手,車號99的邱銳早些年在美國創業,身爲企業主的他笑說,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賽車,但直到40歲纔開始真正有機會接觸賽車,而今48歲的他應該是全場年齡最大的賽車手,但爲自己能親身參與在國內賽車活動踏出第一步的同時也與有榮焉。

邱銳認爲,從事賽車活動若沒有獲得贊助的話,一般人想進入這個領域其實很難,TOYOTA能在臺灣舉辦這樣的比賽,對國內愛好賽車的人來說是相當開心的事,雖然比賽用車爲容易上手的入門車款,但在國內已是前所未見的規格與規模。

邱銳坦言,最近3年才認真開始接受訓練、投入比賽。因目前開的車都是大馬力GT跑車,和統規賽的賽車很不一樣,對我來說又是一個新課題,也是透過這次比賽才瞭解不同車的調性差異,體認到小馬力的車要跑得又快又好是另一門學問,而這正是統規賽講求「公平」的精神所在。

車號66的李政和早年在新加坡蘋果上班,也在東京的野村證券待過。疫情期間回臺遠距工作時,無意間聽到一個「爲臺灣而教」的Podcast,覺得投身偏鄉教學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決定辭掉高薪工作投入教育。目前在雲林縣古坑鄉公辦民營樟湖國中小擔任志工,比賽當天,還有學生和家長到場爲他加油打氣。

李政和說,因爲在東京工作期間,對當地風行的「JDM」文化產生興趣,尤其是汽車領域的東西相當精彩,希望有天能在臺灣看到這類汽車文化的發展。碰巧他是TOYOTA Supra手排車的車主,多了一個機會收到品牌活動的徵選資訊,抱着試試看的心情就一頭栽進來。

李政和很喜歡把自己放在持續挑戰的狀態,一旦開始覺得沒有學到東西,就會想往另一個地方發展,「賽車就是一個可以不斷學習的領域,跟我去偏鄉小學教書、當志工一樣」。以前對素人來說國內賽車門檻高,現在有TOYOTA投入,加上會長(豐田章男)又很支持,讓臺灣的汽車文化可以扎得更深、更廣。

他笑說,自己的「賽齡」是0,整個賽季對他來說,更多的是突破自我的嘗試,參賽並不是爲了追求勝利,而是能夠分享心得給學生,讓他們也能對賽車有正確的認知,進步對賽車產生興趣,在人生的路途上不要因爲覺得有困難而退卻,擁有抱着試試看的精神往前衝的正能量。